Go homepage(回首页)
Upload pictures (上传图片)
Write articles (发文字帖)

The author:(作者)qq
published in(发表于) 2015/3/29 6:50:08
广东大埔李氏宗亲千人送别李光耀(图)

广东大埔李氏宗亲千人送别李光耀(图)|李光耀_新闻资讯

  法制晚报讯(稿件统筹 朱顺忠 记者张恩杰报道 ) 今日(3月29日),新加坡为被称为“国父”的前总理李光耀举行国葬,中国国家副主席李源潮出席这一悼念活动。而在李光耀的祖籍中国广东省梅州市大浦县高陂镇唐溪村“中翰第”祖居,同样在进行着一场三千余人的悼念活动,百余只花圈寄托着宗亲们的无限哀思,《李光耀传记》的作者张永和特地从福建龙岩老家赶赴“中翰第”,回忆他与李光耀的点滴交往。


  堂弟缅怀:光耀父亲寄七千元为其治病


  法制晚报记者了解到,“中翰第”由李光耀曾祖父李沐文建于1884年,2008年经过当地政府的修缮后,布置了李光耀相关图文展览。而在今日上午10时许,李氏宗亲及慕名而来的各地游客,齐聚“中翰第”,沉痛悼念李光耀先生。


  据梅州日报一位记者介绍,她在今日上午的悼念活动现场看到,百余只花圈占满了数十米长的道路。而在“中翰第”李光耀灵堂前悬挂着两幅挽联,分别写着“光辉伟绩垂宇宙”;“耀炫丰功壮山河”。灵位前摆放着李光耀年轻时的巨幅照片。李氏宗亲们以客家特有的丧葬方式,请乐队奏哀乐,烧香拜祭。


  “我84岁的老父亲李奋森得知堂哥李光耀去世的消息后,痛哭流涕,血压骤然升高。就在前天,我们将他从深圳接回梅州大埔,来参加我堂伯父李光耀的悼念仪式。他现在和我母亲情绪都很低落,心里很难过。父亲不无遗憾地表示,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和堂哥见上一面,这是此生最大的遗憾。”李光耀堂侄李钦泰接受法制晚报记者电话采访时如是说。


  另据其透露,早在1987年至1992年李奋森生病期间,曾陆续收到李光耀父亲邮寄的合共7000元钱,给他治病。直到1997年李光耀父亲去世前,两家都时断时续地保持着联系。


  宗亲评价:用东方智慧治理建设新加坡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今天上午,《李光耀传记》作者张永和专程从福建龙岩老家赶到梅州大埔“中翰第”,来参加李光耀的悼念仪式。他在纪念文章中写道,“李光耀先生是入闽始祖上杭县稔田乡李火德公26代裔孙(后辗转由广东大埔迁移新加坡定居)。23日凌晨,享年91岁的李光耀先生病逝,噩耗传来,青山低语,绿水哀鸣,广大客家乡亲万分悲痛,当即在‘中翰第’李光耀祖屋设立灵堂。”


  张永和告诉法晚记者,他和李光耀是客家同乡,他出生在印度尼西亚,成长在马来西亚。后来在新加坡举行的客家乡亲联谊会上,见过李光耀本人。“他很开放,对儒家思想很尊重,讲究‘忠孝仁义,礼仪廉耻’八字方针。对易经、八卦深有研究。善于运用东方智慧治理新加坡。”张永和对于李光耀如此评价道。


  而在悼念仪式上,唐溪村李氏宗亲会长李万钟致悼词称,“李光耀先生,是我们唐溪村有史以来罕见的一位对世界做出卓越贡献的伟人,是新加坡的开国总理。他致力于改善民生,实现自由、平等、有序、仁惠的社会,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治理成世界闻名的发达国家。晚年,还担任内阁资政,他卓越的成就,得到了新加坡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充分肯定和认可。”


  李万钟还评价称,光耀先生一生果敢磊烈、持守相本,气度庄严,其思之深、见之远、仁之厚,齐家治国,为人民谋福祉。他的丰功伟绩,让李氏梓叔引以为荣。


  据了解,就在李光耀病逝后的这段日子,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以及中国两岸四地的友好人士都慕名而来参观李光耀祖居,缅怀伟人功绩。对此,唐溪村还将建设李光耀纪念馆,供后世子孙及各地游客瞻仰参观。



法制晚报


If you have any requirements, please contact webmaster。(如果有什么要求,请联系站长)





QQ:154298438
QQ:417480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