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homepage(回首页)
Upload pictures (上传图片)
Write articles (发文字帖)

The author:(作者)qq
published in(发表于) 2015/4/29 7:02:25
一个民营企业的生态觉悟-丝绸之路-民营企业

一个民营企业的生态觉悟|丝绸之路|民营企业|沙漠_新闻资讯



  一个民营企业的生态觉悟


  ——解读亿利人的绿色梦想和蓝色追求


□ 《沙漠世界》记者 孙甲


  每睹亿利绿,心底起海涛。


  愿去库布其,站成树一苗。


  四月二十二,世界地球日。这天,“全球治沙领导者”企业亿利资源集团组织内蒙古库布其、新疆南疆、蒙宁交界上海庙、河北坝上四地的上万名企业职工、农牧民伙伴、各界环保人士,举行“治理京津风沙源,共建绿色丝绸之路”大型植树活动,一天种树近20万株。


  网上看到这条消息,跟了上边四句,乃去年一年进沙漠、走坝上、赴南京,与亿利人和亿利合作伙伴近距离接触的心语流淌。


  亿利绿,是人们对亿利人绿色创造的美誉。一个民营企业,在库布其大漠腹地,苦斗27年,人工织出6000多平方公里沙漠绿洲,创造了生态修复的奇迹。专家把这一创造称为“库布其模式”,联合国荒漠化治理组织启动了向世界推广这一模式的“全球荒漠化治理库布其行动”,“亿利绿”成了一张生态修复的开路名片。


  拨弦悟生态 挽弓图大梦


  在沙窝窝里熬过的人,最知道绿色的珍贵,亿利人就是珍绿一族。


  创业之初,他们在库布其沙漠里的一处盐海子捞盐淘金。费尽千辛万苦制出了化工产品,可要从茫茫大沙中把产品运出去,得绕沙而行,多走300多公里,汗滴摔八瓣换来的利润,几乎被运费吃光。亿利人心有不甘,想穿越沙漠,修一条直通铁道的路,把产品利润留住。


  这一想头,和地方政府的谋略恰恰吻合。于是,几万人上阵战荒沙,一条穿沙公里由杭锦旗直修到乌拉山,接上了铁路。政府撑腰,企业贷款,百姓出力,好事终于成真。然而,亿利人只高兴了一阵子,很快又遇到了新问题。还是荒沙不依不饶,大风一起,沙土埋道,有路难行。难题逼出了决心,亿利人迎沙而战,咬牙投资治沙,种树护路。几年下来,不知吃了多少苦,贴了多少钱,沿穿沙公路种活了数不清的树,终于挡住了荒沙,保住了生命运输线。


  绿色战胜了荒沙,直接的收获是赢得了市场竞争力,企业有了生路。更让人兴奋的是,一个天合之巧的收获开拓了亿利人的眼界。240多公里的护路林带,恰恰站在黄河南岸,成了保卫母亲河的绿色生态线。掂量一下,这显然比一个企业的出路更有分量。


  万里黄河径流内蒙古弯成一把弓,库布其沙带横亘黄河南岸,像极了弓上的弦。在亿利人的记忆里,大风一直在这条弦上弹奏着苍凉的歌,母亲河在数以亿吨计的荒沙侵袭下,十分愁苦。而库布其的老神树下,喇嘛们口口相传着一个久远的故事:很早很早以前,库布其并不是沙漠,而是万里草原。只是气候的变化,还有垦荒、过牧、挖甘草,才使草原退化成荒漠。原来,草原是沙漠的前世!既然,人的不科学行为加剧了草原的退化,那么,为什么不能科学发展,给沙漠一个绿色的今生呢?


  路走到这一步,亿利人面对母亲河开始思考大问题。这时,西部大开发的生态战略振聋发聩,亿利人猛然省悟,茅塞顿开,“生态修复”概念耀然眼前。这个概念在护路林带的映衬下,成了鲜活的实在。为护路,沙里种树种草,树活了,草也活了,沙带变成了绿带。这种成功,坚定了亿利人的信念,把绿色再推进一步,相信库布其就能一片一片地绿起,就能唤回昔日的草原。从沙窝窝里走出来的亿利人,要贴钱治沙,誓让魂牵梦绕的家乡变个模样,让父老乡亲们换个活法。


  沿道护路林,环沙锁边林,沿黄锁边林,一条条地在亿利人的手下延伸。紧跟着,是大面积的种树种草固沙,库布其一片一片地绿了起来。


  一念陡升,半个世纪坚守,沙漠绿洲由梦想变成了现实。黄河弯弓之弦,终于由大漠黄换成了生态绿。亿利人箭搭弦上,挽弓直图美丽中国梦,把生态之歌唱得风生水起。这样,母亲河的内蒙古弯弓故事,在新世纪有了新桥段。


  库布其起步 绿色化发展


  亿利人和大漠有缘,由恐沙避沙,到治沙固沙,再到用沙亲沙,走出了一串串长长的故事。而故事的精髓是绿色化发展。


  恐沙避沙,不需细说,是人人皆知的老辈人故事。老辈人吃过沙逼人退、沙欺人穷的苦,深知沙害之烈。亿利资源集团领军人王文彪的80多岁老母亲,知道儿子在大沙里种树,生怕有个闪失,被沙埋了,常常睡不稳觉。王文彪去年“五一”特意抽空陪老人家到沙漠绿洲上转了转,看到郁郁葱葱的沙原绿景,老人家笑了,悬着的心落了肚。


  治沙固沙,亿利人用心血和汗水写出了生态修复的新故事。风扬沙走是最可怕的事,一夜之间,沙丘搬家,可以埋掉路过的一切。要遏制沙害,必须设法减少沙子的流动,种树种草、挡风固沙是最现实的选择。亿利人最初的生态觉醒,做的就是这件事。最苦的也是那个时期,风餐露宿,择荒种树,王文彪、张吉树都遇过沙里受伤的险,亿利人为种树治沙不仅流了大汗,也流过鲜血。而那时,有不少人却报以冷眼,他们没读懂一个民营企业的生态觉悟,猜度亿利把数以亿计的资金砸在治沙上,是别有所图。等后来理解了,回头算算账,二十几年,亿利投资治沙30亿元。亿利人说“值”,一字千钧,化解了烟云继续前行。


  用沙亲沙,是最新的故事,也是最有创造力的篇章。亿利人说,走到这一步,才算真正读懂了沙漠。世纪之交,钱学森依据内蒙古鄂尔多斯的治沙实践,提出了沙草产业理论,指明,“用科学技术经营管理沙漠”,“不仅是‘治理’,更重要的是‘开发’,将治理蕴含于开发之中”。钱老的理论升华,拨云见天,为治沙人指明了前路。一时间,“治沙不以绿色划句号”走热内蒙古,亿利人也是其中的自觉行者。


  如果说,恐沙避沙是一种生产力不足的无奈,治沙固沙是生态意识的觉醒,那么,用沙亲沙就是生态文明的彻悟。


  彻悟之下,亿利人高奏绿色化发展进行曲,一路高歌,一路奋进。单说库布其沙漠的绿色开发,就收获满满——


  ——瞄准沙生植物多样化发展,创建库布其现代化沙漠种质资源基地,培育适沙种质,为沙漠绿化提供种源。基地建成,享誉中外。去年冬天,保加利亚一家公司不远万里,给基地送来50株保加利亚玫瑰,寻求合作。


  ——瞄准沙漠甘草的开发价值,一手抓天然甘草的保护和人工种植繁育,一手抓甘草的药用食用开发。由在沙漠上种植百万亩甘草,到走出沙漠发展起百亿元药业,一路绿行,大获成功。


  ——瞄准沙漠土地的无害利用,开发库布其沙漠节水农业示范区,种菜,种果,种新疆大枣,种梭梭嫁接苁蓉。沙漠上种出的果蔬,无污染,找回了老辈人记忆中的“老味道”,深受欢迎,市场前景看好。


  ——瞄准沙子的工业利用和沙漠光能,开发沙材料制品,开发光伏发电绿色能源。汇能集团董事长朱新礼走进库布其,看到沙子能生产漂亮的装饰板材,马上通知他们在全国的上百个工厂在建项目,办公室、办公楼全部用亿利沙子制成的内外装饰材料。正泰集团和亿利合作的10兆瓦光伏电站落地库布其,已经发电,正泰董事长南存辉说:“现在兴建的是100兆瓦,这里的发展空间非常大,1000兆瓦怎么样?”


  ——瞄准沙漠原生态和沙漠后续开发的环境价值,建设沙漠公园,开发沙漠观光旅游业。库布其七星湖是首批国家沙漠公园试点建设项目,初具规模已经名声在外,两年一度的“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就把永久会址选在了那里。


  ——瞄准生态GDP,坚持发展沙漠绿色经济,追求生态财富。这一块,总投资计划1000亿元,要把库布其沙漠生态文明事业做成美丽中国的典范,为中国梦奉献力量。


  库布其是亿利人的绿色根据地,亿利资源的绿色化发展从库布其绿色经济起步。在库布其模式走出沙漠,走向更大发展领域时,亿利集团董事长告诫部下:“无论什么时候,走到什么地方,也不能丢掉库布其根据地!”


  在亿利资源的绿色化发展版图上,库布其沙漠绿色经济举足轻重,关乎全局。去年,在重构升级中,有的版块出现效益下行,而库布其沙漠绿色经济足额实现预期,凸显优势。


  今年谷雨前两天,库布其喜降新雨。王文彪即时致电库布其沙漠绿色经济总指挥尹成国:“上天总是眷顾那些刻苦的人。昨晚库布其又一夜喜雨,晨时还在继续,春天雨润沙漠犹如浇油,望不失时机组织万人种树种草种电行动,要即刻启动飞机飞播!南疆沙漠,河北坝上,外蒙乌兰巴托等地的生态项目亦要同步启动。”


  这种生态修复的急切情怀,这种对沙漠的肺腑关爱,感人至深。有人在亿利人的身上读出了亲沙文化,网上交流,亿利资源官微欣然分享。任何品牌的灵魂都是文化,亲沙文化无疑是亿利绿这块生态品牌的核心因子。


  做“+”字文章求乘积效应


  亿利绿色化发展战略,有了2015年升级版:以“绿土地绿能源绿金融+互联网”,营造亿利生态圈,聚焦治沙、治土、治霾,为绿水青山,为生态文明建设作新贡献。


  升级版做的是“+”字文章,求的是乘积效应。亿利的“+”字文章,不始于今天,只是今天有了升级内涵。前几年,库布其绿色经济就趟开了“种草+种电”路子,荒漠绿化和沙漠光伏发电开发携手并进,多举并赢。库布其模式内涵丰富,而最凝练的表达是“生态+民生+经济”,在平衡的叠加驱动下,求得了整合推进的多赢效益。


  有人常问,亿利作为一个民营企业,投巨资治理沙漠,27年坚持,钱从哪里来?言下之意是,贴钱的公益还能走多远?


  亿利治沙确实在做公益,有长效的公益财务安排,从27年前每生产1顿盐提取5元育林基金治沙,到后来成立亿利公益基金会持续治沙,保证着沙漠生态公益事业的可持续。不过,这只是金币的一面,另一面则是商业谋划。亿利人早给自己的金币定了名,叫“可持续公益商业治沙模式”。名正言顺,做的是“公益+商业”的大文章。去年金秋,亿利牵头联合8家企业发起的首届生态文明企业家年会在库布其召开,年会论坛赞誉亿利的“公益+商业”生态修复思维,民营企业家们响亮提出“做生态文明的主人”,一要“让生态责任成为企业家的信仰”,二要“把荒漠化治理做成具有生命力的生意”。企业家们还说,只顾赚钱的企业不是好企业,不会赚钱的企业也不是好企业。


  亿利是公益和商业两者都做得好的企业,既有生态信仰,又会做生态生意,其灵魂是生态觉悟,这正是亿利绿的底蕴。


  亿利绿,生于库布其,成于库布其,而不止步于库布其,必定要走出库布其。“全球荒漠化治理库布其行动”启动后,亿利携绿西出,挺进新疆南疆。去年4月,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达成协议,组建中亚生态事业集团进驻南疆,将“库布其模式”输入塔克拉玛干大漠。一年来,完成复合生态种植试验示范区项目、路侧半野生化水冲扦插甘草种植项目、种质资源圃育苗项目和土地整理项目。今年,要重点提升复合生态种植试验示范区建设品质,将这个项目建设成为塔克拉玛干沙漠第一个可供观摩、学习、推广的示范“种子工程”。有种子就有推广,有推广就有发展,前景可期。


  亿利绿,生于中国,成于中国,而不止步于中国,必定要走出国门。国家确立了“一路一带”战略,乘势而为,走出国门,成为亿利绿的必然选择。去年11月,在第六届世界公园大会上,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组织与亿利联手发起“绿色丝绸之路伙伴计划”,发动全球合作伙伴,以PPP模式,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搞绿色投资。今年地球日,亿利组织万人植树活动,拉开了“共建绿色丝绸之路”的序幕,王文彪郑重宣布:“我们正在走出国门,到蒙古国、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家,为治理当地的土地荒漠化、绿化丝绸之路,贡献力量。”把绿色化发展植入“一带一路”建设,已经成为亿利的核心战略。


  亿利绿,生于沙漠生态修复,成于沙漠生态修复,而不止步于沙漠生态修复,必然要走向更宽广的生态事业领域。荒漠化是世界性生态问题,大气污染也是世界性生态问题。亿利人凭时代敏感抓住了很多商机,生态觉悟在他们身上,不仅是道义责任,而且是投资眼光。亿利绿色化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升级,就是应时而动,拉长亿利绿链条,由治沙向治霾延伸,心里装着绿地,眼里盯着蓝天。亿利与山东、河北、天津、江苏、江西、浙江等多个省区展开合作,实现了多省联动,推广微煤雾化技术,推进煤炭清洁化利用,成为控煤减霾的主力。今年3月8日,全球第一支“绿丝路基金”在北京启动,首期募资300亿元,亿利资源集团是牵头发起企业。基金的第一个投资项目规模达50亿元,拟在河北京张生态走廊区域投资集“发电+种树+种草+养殖”于一体的立体式生态光伏产业,治沙、治霾两手抓,其中,亿利绿起中坚作用。


  这里,人们看到的是亿利人的绿色梦想和蓝色追求的有机衔接。这份水乳交融,把这个民营企业的生态觉悟诠释得那么丰满凝重,发人深省。


  路漫漫修远 追梦人健行


  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国家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首期募资300亿元的“绿丝路基金”紧跟其后,成为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组织与亿利联手发起的“绿色丝绸之路伙伴计划”的第一个落地项目。两支基金取向各有侧重,经济学家许一力称之为“两条走廊,相得益彰”。


  历史上,陆上丝绸之路的生态色彩主要是黄色的,沿途到处是茫茫沙漠和戈壁。现在,这个状况也没有根本改变。因此,新丝路经济带,不单要考虑互联互通,还要考虑生态发展,打通了交通和生态两条走廊,新丝路才能真正走通。形象点说,新丝绸之路的色彩,将由原来的黄色为主,转变为黑色和绿色为主,黑色是公路铁路交通走廊,绿色是生态走廊。国家的“丝路基金”,主要用于开通黑色走廊;企业家们的“绿丝路基金”,则侧重于绿色走廊建设。二者相得益彰,并行不悖,凸显合力。


  丝绸之路,既有历史长度,又有物理长度,是一条漫漫长路。亿利已经走了27年的治沙之路,现在又选择了绿化新丝路,前路更加漫长。细心观察,其间有了质的飞跃。


  《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应邀参加了亿利地球日万人植树活动后,发了这样一条微博:“今天是世界地球日,我在内蒙古库布其沙漠,见到了王文彪。这个人有点意思,是环保怪人,称得上世界治沙第一人。他带人在沙漠栽了大约7亿棵树,还有数不清的沙柳、甘草,改变了库布其。但他可不是苦行僧式劳模,他搞出沙漠循环经济,办出上市公司,把治沙积德与赚钱捏在一起了,使治沙可持续。这点最牛。”


  王文彪即亿利的牛,就牛在沙漠修复上走通了质的飞跃之路。通俗一点说,就是,由昔日为挤投资治沙而节衣缩食的苦行僧,飞跃到了今天凭现代化管理经营生态生意的追梦人。


  亿利人治沙,有过苦行僧的经历,那是挺进库布其之初。那时候,风餐露宿是常事,吃的沙比吃的油多,肩扛锹挖,苦打苦闹。二十多年苦行,现在变了样,技术成熟了,生产力提升了,沙里淘到了金。最主要的是人变了,治沙人也出了金领一族,开着轿车去种树的人常见,忙碌在库布其模式输出项目上的本科毕业生比比皆是,苦过来的治沙人频频走上经营平台,西装革履地做起了生态生意。这两年,和亿利中层以上的管理者、技术大拿们聊天,“互联网思维”、“众筹模式”、“伙伴计划”、“金融绑定”这些时髦概念随口而出。打开亿利资源集团微信公众号,“头脑风暴”扑面而来,时不时请互联网大佬来说法,请专家讲中国式众筹课,刚晒出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UNCCD官网信息,又贴出国家图书馆推荐的70本好书,活动频繁,信息多多。去年,首届生态文明企业家年会在库布其召开,记者们没拿到一页纸质材料,大家扫扫二微码,全在手机、电脑上跑眼球,真正的网络化交流,方便快捷,现代范儿十足;这年,亿利内部信息也基本实现了全员数字传输,互联网思维渗透到了各个角落。这些现代化因子为亿利绿着上了鲜明的时代特色。


  当然,亿利人也保持着足够的清醒,虽然鸟枪换了炮,但艰苦奋斗的传统不丢,特别是韧性坚守,时时在心。


  坚守沙漠生态修复信念,绿色化发展永远在路上。4月15日傍晚,首都北京发生了13年不遇的特大沙尘暴,整个城区一度黄沙蔽日。库布其沙漠作为京津风沙源之一,虽然生态修复见了效,沙尘暴由过去的一年几十次减到了近年的两三次,但这次的警钟告诉人们,沙漠生态修复是个长期工程,而且会有反复,需要打持久战,时刻不可松解。7天之后,在世界地球日,亿利组织了本文开首提到的万人植树活动,“治理京津风沙源,共建绿色丝绸之路”是这次活动的主题。董事长王文彪特意参加了这次活动,激情呼吁更多致力于绿色化发展的有识之士加入到治理京津风沙源、建设绿色丝绸之路的队伍中来:“人人都为生态环保付出一份努力,让更多的沙漠变绿,让那些变绿的沙漠不再返黄,让沙尘和雾霾远离我们的生活,让绿色成为我们生活的主色调,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使命。”


  写到这里,王文彪的一次感人至深的谈话又浮到眼前。他说,有一天不当董事长了,依然要做个种树人,治沙不息。他还说,为沙漠生态修复真想活个500年。这种大气磅礴的执着,长期以来已经化作亿利人的团队意志。


  亿利人担起时代责任和使命,走在了伙伴行动的前头,以永远在路上的坚持,大步前行。亿利绿持续蔓延,所到之处生机活现。人们从中看到了生态觉悟的创造伟力,坚持下去,山清水秀、地绿天蓝足可预期。






If you have any requirements, please contact webmaster。(如果有什么要求,请联系站长)





QQ:154298438
QQ:417480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