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homepage(回首页) Upload pictures (上传图片) Write articles (发文字帖)
The author:(作者)qqpublished in(发表于) 2015/4/29 7:12:06 老码农的技术理想 - 程序员
小时候,老师问我,你的理想是什么?我不假思索说是工程师,于是长大之后果然成了工程师。
工作这么多年,一直在思考工程师这三个字的意义,终于有一天恍然大悟,原来就是:用技术手段改进世界。
那么,在软件方面,目前的世界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呢?有这么一些问题可以思考:
• 现在整个世界的信息化程度是偏高还是偏低?
• 程序员的人数够用吗?
• 软件行业的生产力是偏高还是偏低?
• 大部分软件系统都可靠吗?
我想说说自己对这几个问题的理解。
虽然现在我们的生活与十年前相比,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比如智能手持设备已经非常普及,可穿戴设备也在蓬勃发展。十年前我们用手机收发短信或者邮件,浏览非常简单而老土的wap页面,但现在,绝大部分人的手机已经取代了电脑,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
我们用手机交流,购物,欣赏影视,阅读书籍,玩各类游戏,尤其是飞速发展的移动购物和支付体系,使得我们能在任意场合购买心仪的物品,订购旅游服务和宾馆,叫快餐,打车等等,生活非常美好,那么,整个世界的信息化程度处于什么级别呢?
我觉得,才刚刚相当于小学二年级,整个世界的信息化程度仍然严重偏低。从现在算起,往前10年,往后10年,这20年时间中,面向个人的信息化服务处于高速发展期,这个领域非常吸引眼球,因为它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可是,另外有一些领域,却非常需要发展,那就是传统行业的信息化。
之前有不少传统行业,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信息化,但这个信息化仅仅能满足自身运作的基本要求,当它与整个社会的潮流相对接的时候,就显得非常落后,迟缓。比如说在网购这个大体系中,普通用户所能看到的是商品展示,比价,下单的过程,但背后的核心环节却是配货与物流。
我还在上学的时候,有老师这么说过,现在计算机行业非常火热,很可能要饱和了,你们不一定非要从事这方面的工作。现在回头看这句话,觉得很有趣,人真的很难有眼光看到未来。去年我入职苏宁培训的时候,孙为民副总讲了当年一个决策失误的例子。90年代末,公司统计发现全国空调的年销售量达到数百万台,觉得很可怕,这个行业可能要饱和,估计要再想办法拓展别的商品经营了,但现在,全国空调的保有量为七亿台,即使完全没有新增,十年换一轮,每年也卖得出去七千万台,当年凭什么说这就饱和了?
所以我现在看程序员的状况,仍然是供不应求,尤其是高端程序员,十分抢手。这个问题的背景就是全社会的信息化进程在加速,之前的程序员人数远远跟不上需求量。
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一方面是继续培训,促使更多新人来到这个行业,并且认真做下去,另外还有一些别的手段需要考虑。
我想追问一个问题:世界上懂业务的人多,还是懂技术的人多?很明显,懂业务的人要多很多,什么叫业务?其实就是行业常识,生活经验。
比如说,一个有经验的仓库保管员,可能文化程度不高,理解不了软件的运行原理之类,但一定对产品出库入库的流程非常熟悉,包括各种审批过程和异常状况,但这些,程序员是不懂的。那如果要促进这个领域的信息化,必然要在两者之间寻找一个结合点,程序员可以学业务,业务人员也可以尝试参与软件研发过程,目前来说,都是前者比较多,因为程序员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年轻,学东西快些。但从整体社会效益来说,这其实是不利的,因为程序员是更稀缺资源,而传统业务人员非常多。
之前见过一个问题:如何让业务人员更好地参与软件研发过程。这个问题的根本解决方法是DSL(Domain Specific Language),核心解决方案是二次开发平台。
什么是DSL和二次开发平台呢,这两个词听上去很高端,但其实大家有很常用的东西就属于这个范畴,比如Excel,它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公式,还有VBA,使用这些东西的人绝大部分不是软件行业的,Excel就是一种很成功的二次开发平台,公式和VBA就可以算DSL了。
很多时候这些东西还不够直观,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图形化的编程语言,比如Scratch,现在很多小学生的兴趣班就会学,这些东西相对学起来就比较容易了,我们也可以做一些类似的抽象,以图形化的方式让业务人员能够参与,比如流程配置等等。图形化的东西,是最适合非技术人员理解的。
所以,要促进社会的信息化程度,最好是能够想办法把各行业的业务人员都拖进来一起搞。具体的分工大致是:技术人员和业务人员一起定义DSL,技术人员负责DSL的底层平台实现,业务人员负责使用它来构建业务模型和业务流程,甚至业务界面。
那么,软件行业的生产力是偏高还是偏低呢?我认为严重偏低。什么叫严重偏低?如果以机械力量的变革来对比,软件行业目前的生产力水平处于蒸汽机发明之前。也就是说,生产力远远没有被解放,大家做的大部分东西将来是会被机械化的,不再需要这么多人来做这么重复的劳动。可能很多人会对这段话不满,怎么就重复劳动了,你说说我做的什么是可以被机器替代的?
换个角度看,为什么几乎所有外行都觉得软件贵呢?因为人力成本太高了,他们觉得,做出这么多东西,应该是不需要这么多时间。为什么双方的反差这么大呢?
我觉得其中的关键点在于绝大部分工作的抽象程度严重不足,另外有很大一部分效率损失在编程平台或编程语言的不完善,比如Web前端。
从第一代到第四代编程语言,每一代都是损失一定运行效率,而大幅提升编写效率。随着硬件技术的发展,软件编程必然越来越粗放,大的趋势是不特别重视细节效率,只要没有数量级的性能损耗。
所以我们可以预期,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使用一些运行效率相对不怎么高的语言或框架,只是为了提高单位时间的生产力。从老板们角度想,也会明白,提升运行机器的性能,要比多雇几个程序员便宜多了。因此,从整体趋势看,追求细节性能的程序员们恐怕会离自己的理想越来越远了,除非是在某些特定领域。
那么,绝大部分软件系统都可靠吗?我换一句话来问:各位程序员朋友,如果你们住的房子质量跟你们正在做的软件一样,你敢住吗?感觉大家都在笑,笑是什么意思,我们都懂的。
那为什么软件系统的质量不容易高呢?我觉得主要原因是流程不完善。那为什么不完善?需求容易变。为什么容易变?是因为不论程序员自己,还是需求方,其实潜意识都认为自己做的东西是变更成本较低的。
试想一下,为什么没人在盖高楼盖一半变更需求?为什么没人修大桥修一半变更需求?甚至做衣服做一半的时候变更需求,理发到一半变更需求,都会被人认为是不讲理。但是在软件领域,好像这倒成了普遍现象。
因为整个软件系统的实现,都是虚拟的,看不见摸不着,并不消耗什么物料,所以从这个角度想,变起来当然是容易的。但软件系统的架构,其实也跟实体的没本质区别,变更时候要考虑很多关联因素,并不是就那么孤立的看一小块地方,当然,也会有一些不影响全局的变更。打个比方说,如果你在盖房子盖到一半,那变更外墙颜色肯定是要比变更窗户大小容易的。要是想变得太多,估计只好拆了重来。
我见过不少公司是通过加强测试的方式来试图控制质量,但个人觉得这种方式不划算,而且收效不高。要想很好地应对需求变更,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有这个软件一定不会改的想法,然后,从架构上做拆分,隔离,组件化等等,力争做到即使要改,也只改某一块的内部,不影响别的地方。
很多软件公司,一方面不注重架构的设计与宣贯,导致变更的时候问题多多,程序员也不能很好领会架构意图,一方面忽视整个过程中对架构的管控,认为架构只是最初那张静态图。
任何一种架构方案,都需要一个良好的管控机制。没有哪个盖大楼的只认真管设计图纸,不控制施工过程。架构其实是跟施工过程严格相关的,架构并不是一张扁平的图,而是一个立体的东西,作为整个系统工程的骨架。如果能在开发的时候看到这个骨架逐渐建立,血肉充盈的过程,对整个系统的成功把握一定会大得多,这也就是开发过程中架构管控的理念,具体实现要依赖于不同场景。
所以,将来的软件开发方案,一定是会朝着几个方向发展:
• 高生产力,单位时间生产效率更高,普通人员也可以参与
• 高可控性,整个生产过程更加完备可靠
有时候看现在的小孩子,会觉得他们很幸福,因为等他们这代长大,就不需要像我们现在这样编写程序了,那时候,编程已经成了一种令人习以为常的通用技能,就像现在的人用Office软件一样,所谓的编程,很可能已经不需要敲代码了,而是图形化,设置几个参数就完事了。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