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homepage(回首页) Upload pictures (上传图片) Write articles (发文字帖)
The author:(作者)qqpublished in(发表于) 2015/5/24 9:00:55 李克强拉美之行修筑两条“通道”
透视李克强总理出访拉美行程,两条非凡的“通道”正在显现。
一条是物质通道。就像“月映万川”,这一通道显现在中拉合作的诸多项目中。小到里约热内卢的地铁;中到美丽山水电站特高压输电项目——线路全长超过2000公里,穿越巴西大部分国土;大到两洋铁路这一“超级工程”——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穿越巴西、秘鲁贯通南美大陆,长达5000公里。
李克强在拉美首次提出的产能合作“3×3”新模式,可视为关于这一物质通道的理念阐述。尤其是其中第一个“3”:契合拉美国家需求,共同建设物流、电力、信息三大通道,实现南美大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另一条则是心灵通道。如同“月映万众”,李克强传递出的对于中拉关系的诚意,叩开了拉美各国民众的心门。同时,他的出访也把这片远隔重洋的瑰丽大陆拉近到中国人眼前。
中国总理不仅是在“超级推销”,更是在修筑“通道”。
真正的人文外交,而不是仅点缀文化议题的外交
总理出访,外交术语叫高端访问,简称“高访”。传统的高访,当然是政治、经贸为主,一般也会包括文化议题,但多是提纲挈领式的原则性宣示。
此次李克强出访拉美,一下子生动起来,比如哥伦比亚当地时间5月22日的一场中国—拉丁美洲人文交流研讨会。
两国文化部门联手举办的这场盛会,李克强与哥总统联袂出席。莫言、铁凝、蒋方舟等本来与外交尤其是高访“不搭界”的作家,与两国领导人并肩坐在台上。
同样,在秘鲁,两国文化部门将举办中国—拉丁美洲文明互鉴系列活动。中方这些文化人士将继续参加,到访秘鲁的李克强也将出席。
总理在到访国参加此类“具体而微”的人文交流活动,不能不说是高访形式和内涵上的一种创新。无论对于当地民众还是国内公众,这样的外交形象都更具亲和力和感召力——领导人出访力推中国装备和产能输出,已成功地在国际上树立起中国经济“硬”形象;以文化破题,则有利于展示中国“软”实力,同时表明一个文明大国谦逊、开放的姿态。
看看中国总理在研讨会上的现场发挥——
“刚才莫言先生说,35年后,不知道现实会变成什么样子。我想,35年后,我们再来回顾这段历史的时候(笔者注:今年是中哥建交35周年),不仅会记住昨天经贸协议的签署,也一定不会忘记今天的中拉人文对话。我们的合作,不仅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
“我希望也相信,大家的交流可以让两国人民增进心灵的沟通,也可以推进我们物质的交往。这里有中国的茶和哥伦比亚的咖啡(笔者注:此前莫言在发言中说,自己曾幻想与加西亚•马尔克斯相见,还想好了对他说的第一句话:先生,我在梦中曾经和你喝过咖啡,而哥伦比亚的咖啡中有绿茶的味道),还有中国的酒。刚才哥伦比亚诗人提到李白,是中国的诗仙,杜甫说‘李白斗酒诗百篇’。中国作家不敢喝一斗咖啡,但可以多喝几杯咖啡,创造出更多沟通两国的作品。”
相当生动,是不是?
这意味着外交思维的一大变化:进行真正的人文外交,而不是仅点缀文化议题的外交。
打通高端访问和公共外交“任督二脉”
中国装备已经走向世界,随着国际产能合作推广的步伐,更多中国的优质产能也将为外国公众所熟悉。但“中国制造”之外,文化交流才更能“走心”,才更具有广泛的民众性。
国之交在民相亲、心相通,外交术语称之为“公共外交”。实际上,这应该是一种“心灵外交”。两国之间,读懂对方心灵的最佳途径,就是通过文学和文化。
一本小说、一本诗集,可能蕴藏着这个民族的“灵魂”,可能包含了这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密码”,可能就是打开心灵之门的“钥匙”。读懂文学,往往就懂得一个文明对于另一个文明、一个国家对于另一个国家,如何去尊重、去相处、去合作,进而去学习。
还是来看李克强如何人文交流的——
“希望文学能够发挥中哥、中拉心灵沟通的强大媒介作用。小说、文学,可以说是能够雅俗共赏的,有着广泛影响力,即便是在网络时代,也有网络小说。它可以让对方人民更多去了解,这是心灵的沟通。它不仅会谈自己的幻想,更会描述现实、历史。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作品具有百科全书的性质,我们通过它可以了解哥伦比亚的历史。中国也有百科全书式的小说,比如《红楼梦》,通过它可以了解中国古代的生活。”
当高访不仅牵动国内国际的政界和商界,也牵动知识文化界,进而牵动广大民心,这样的高访就具有了公共外交的属性。或者说,这样的外交就打通了高端访问和公共外交“任督二脉”。此为外交思维的又一大变化。
从这个意义上观察李克强此次拉美之行,他既是高访的主角,又是心灵外交、公共外交的实践者、参与者。中拉人文交流研讨会和中拉文明互鉴系列活动,就是典型的由总理和文化人士共同参与的公共外交活动。
生动而富于激情的表述指向“创造力外交”
中拉人文交流研讨会的前一天,5月21日,是“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对话和发展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当天发表声明,强调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是思想和社会革新的源泉,也是帮助人类实现开放和打开新思想的手段。据《联合国创意经济报告》显示,创意经济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一个领域,而文化多样性正是催生创意的源泉,文化多样性激发创造力。“我们所处的时代受地球上有限资源的限制,因此必须发挥人类智慧和创造力这一最强大的可再生资源的能量。”
声明中呼吁,教科文组织会员国应将这一信息传递给最高领导层。仅仅一天之后,李克强的外交活动即表明,中国领导人不仅认同这样的信息,且在国际上身体力行地加以推广。
李克强在研讨会上这样说道——
“我们应当激发社会的创造力。在当今世界,一个飞速发展的现代化进程当中,我们需要不断创新,而创新不仅来自人类文明的知识积累,更来自人类拥有的丰富想象力。我们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但文学有特殊的魅力,它可以启发人们,可以让人们在这片沃土当中充满想象力。”
“刚才哥伦比亚的诗人已经想象到他跨越时空,和中国著名诗人李白进行对话,进行心灵沟通。这不是神话。人类的创意是无限的。正是由于创意无限,才会有社会创造力的迸发,我们才会过上我们向往的美好生活。这次人文对话、文学交流,给人们带来的是中哥、中拉合作无限广阔的前景。”
这样生动而富于激情的表述,指示了外交思维的第三大变化,似可命名为“创造力外交”。
如果说外交是内政的延续,李克强展示的创造力外交,体现了他在国内力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风采。重视和激发人民的创造力,与在国际上推介中国的装备创新、文化创新、改革创新等,遵循的是同一逻辑。
此次出访拉美的关键词,国际产能合作的理念,本身就是一种创造力的迸发,是对国际宏观政策一种全新的协调,充满了想象力。
人文交流、心灵沟通长一寸,经贸交流、政治互信就长一尺、一丈
李克强拉美之行,是修筑物质通道的外交,更是修筑心灵通道的人文外交、公共外交、创造力外交。这向世人显示了高访可能拓展的更多的维度,更全面地展示了中国的软实力。其意义,丝毫不亚于大订单的签署、大项目的合作。
修筑这两条“通道”的外交,是真正“精耕细作”的外交。经贸数字和政治宣言当然重要,同时,功夫在诗外——人文交流、心灵沟通长一寸,经贸交流、政治互信就长一尺、一丈。
这便是软实力的奥妙,也是外交思维变化所能起到的功效。
最后,正如李克强一再强调,国际产能合作和中国装备走出去,同时也是“倒逼”中国制造提升品质,在软实力塑造上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有通过人文外交、公共外交、创造力外交,更全面地走出去,和人家对话交流,才能意识到自家的不足,才能提升与国际共同体(而不光是政商界)打交道的能力。这何尝不是通过“倒逼”机制提升本国软实力呢?(新京报特约记者林之旭)
(原标题:李克强拉美之行修筑两条“通道”)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