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homepage(回首页)
Upload pictures (上传图片)
Write articles (发文字帖)

The author:(作者)qq
published in(发表于) 2015/7/15 13:47:03
“穷”尽所有做教育的“播种者”

“穷”尽所有做教育的“播种者”|教育_新闻资讯

  北京西北六环外,凤凰岭南侧聂各庄路有一处古色古香的大门,这里是杨波创办的北京艺术传媒职业艺术学院。走进杨波的办公室,书画墨香扑面而来,他正在筹办一场大型的书画作品公益拍卖会。    杨波从20多岁起开始资助贫困生上学,如今已坚持20多年。20多年里,他坚持公益,并走上公益办学的道路。他积淀收藏了近3000件书画名品,为了继续公益办学以及继续资助贫困生上学,这些作品预计9月份全部拍卖。他说,“我要为资助十万名贫困学生求学而努力。”


  堆成山的书画名品


  进入杨波办公室,首先看到的是国学大师季羡林老先生为他题写的一个牌匾——“播种者”。


  办公室内,墙壁上挂的,地上堆放的,全是书画作品。杨波一一介绍,“这是我国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题的‘千秋国本十万人才’。”“这是范曾、刘大为、冯远、王明明、何家英等著名的书法家和画家免费题写的字,这些书法作品会装裱在一起,用来拍卖”……


  办公室内堆放的将用于拍卖的书画作品,他向记者展示说,除了业界大家的书法作品外,也不乏山水画、油画、人物画等作品,有书画大师齐白石,著名画家关山月、张仃、沈鹏、欧阳中石、刘文西等人的作品。


  他的宿舍和办公室一墙之隔,在窄小的单人床边上,也堆满了各种油画作品。他说,“有些我收藏20年了。”他说,由于涉入书画艺术很早,他收藏了一批价值不菲的作品。


  在杨波办公室对面,另一间屋子内,众多工作人员正在整理书画作品,装裱、排序,记录作者作品名,准备做拍品手册等。一百多平方米的屋子里,打好包的,正在拆封的;巨幅的,小尺寸的;各种规格的应有尽有。


  杨波说,现在学校负有外债,而每年仍然有很多贫困子弟需要减免学费,所以他才下定决心,将多年珍藏的艺术品拍卖。


  北京市教委高教处原副处长刘春生,15年前就与杨波认识。他说,“他就是一心一意地想要公益办学,真的不图回报,把公益办学当成一生的追求。”


  刘春生透露,在资金周转不灵时,杨波曾经到处借债,维持学校运转,甚至借钱给资助的学生交学费,都是真金白银拿出来,“他总是表现得很乐观,说困难都是暂时的,但其实我知道现在的民办学校普遍存在困难,生源少,而他还要给一些学生减免学费。”


  刘春生说,杨波如今拿出书画作品来拍卖筹款,其实有不得已的成分。


  据杨波介绍,整理出来的书画作品一共近3000件,“这些作品拍卖后,都将用于公益办学、资助贫困生上学等。”


  20多岁走上公益路


  杨波开始接触公益,还要从20多岁说起。


  “我的梦想是要考大学。”杨波说,出生在江西的他,16岁便参加工作,在江西宜春樟树市一个乡镇企业,父亲退休后他顶了父亲的班。他说,没有上大学让他很遗憾,所以他很早就开始资助贫困高中生,希望他们实现大学梦。


  在江西工作两年后辞去工作,杨波来到北京求学进修上大学。“举目无亲,到北京后,学费住宿费都是很大的压力,大城市带来的新鲜感很快就褪去了,印象最深的是当时脚后跟都被冻裂了。”为了求学,杨波开始贴广告,应聘做家庭教师,刚开始2.5元一小时。


  也是在做家庭教师期间,杨波获得了一个特别的机会,组织了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大学的一些老师做书稿翻译,他因此赚得了“第一桶金”。


  那一笔钱,他把部分寄给了父母,把7000元捐给了一个教育基金,也有部分用来投资。


  在上世纪80年代末,7000元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当时有人跟我说,你就是一个神经病,赶紧把钱拿回来吧。”杨波说,但他坚定的事儿,就想做下去。


  捐赠和帮扶开始之后,杨波的公益路便一发不可收拾。


  1992年起,他组织了多次到边远山区的讲学。


  1993年,杨波决定组建北京圆明园学院(北京艺术传媒职业学院前身),为革命老区培训师资的同时,希望能酝酿建立“十万工程”教育基金会。


  资助上千贫困生上学


  在很多人看来不可能的事情,杨波做到了。“我骑着自行车,在北京一间中学一间中学地跑,去跟校长讲,让山区学生到这些学校读书,最后谈成了。”杨波说,1994年,北京的重点中学为百色、吕梁等60名革命老区的贫困学生免除学费,生活费则由他全权负责。


  这个“手拉手,一带一”活动,北京景山学校、北师大附中、人大附中等16所重点中学都有参与。从山区来的学生,遍及15个革命老区60个县,每个县一名学生,后来全部考上大学。


  1996年,杨波的资金链突然断了,学生生活费交不上。他说,“我很着急,天天睡不着,后来找了很多朋友借钱。”


  中科院院士王元评价杨波说,“很佩服他,这个情况要有点勇气才能干得下来。”


  杨波的家人,对于他穷尽所有做公益的态度曾经有过不同声音。他的四哥杨锋,曾经为他投资的饭店做经营,“赚的钱都拿去做公益了,但他总说这是他的事业,我们也只能支持,习惯了。”


  杨锋透露,杨波如今快50岁了还没成家,80多岁的老母亲很着急,每次打电话和见面都劝他早点成家,他总说“事业都没成”。


  杨波准备将他唯一的一套房子卖掉做公益,杨锋刚开始也很反对,“我说你自己都没有一个窝”,但杨波会反驳他说,“我这住学校不是一样的吗?”


  李锋是1995年受杨波资助的学生,如今成为一家世界500强企业驻华公司CEO。他说,正因为杨波的资助,他才有机会考入北大,再实现到哈佛上学的跨越。


  今年在中央财经大学即将上大二的藏族学生陈炳文,是西藏地区拉萨中学接受杨波资助的30名学生之一。他告诉记者说,因父母双亲生病,家庭条件很困难,他从高三到现在已获得杨波资助1.4万元。


  20多年来,杨波总共资助了老少边穷地区的贫困子弟上千人,减免北京艺术传媒职业学院学生学费上万人。


  “我立下了一个宏愿,这一辈子,要以愚公移山的精神资助革命老区、贫困地区、边疆地区十万个孩子上学。”杨波说。


 


京华时报


If you have any requirements, please contact webmaster。(如果有什么要求,请联系站长)






QQ:154298438
QQ:417480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