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homepage(回首页)
Upload pictures (上传图片)
Write articles (发文字帖)

The author:(作者)qq
published in(发表于) 2015/8/3 9:08:52
专家称东北三省经济趋势可能受气候影响

专家称东北三省经济趋势可能受气候影响
国家统计局资料图国家统计局资料图

  东北三省尴尬的现状

  2014年,东北三省经济突然“跌倒”。除了垫底的山西省(GDP年增长率4.9%),东北三省全部跌入全国倒数五位,被媒体形容为“经济塌陷区”。曾经的经济重镇似乎在经济转型过程中迷失了方向。2015年上半年,东北三省的经济失速仍在继续,辽宁省第一季度GDP增长率更是降到1.9%,第二季度勉强回升到2.6%,但均为全国倒数第一。

  东北三省作为中国工业原料和重型装备的基地,以独有的优势支撑和引领着中国工业化进程。长期以来,东北都是中国工业化水平较高的地区。

  中国社科院《中国工业化进程报告》显示,1995年东北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就在全国七大区域(东三省、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中部六省、大西北、大西南)中排名第二位。但从动态变化看,“九五”(1996~2000)和“十五”(2001~2005)期间,东北三省的工业化相对优势不断丧失,甚至变为相对劣势,到了2005年,东北三省工业化程度已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了。

  从经济总量来看也是如此,改革开放后,东北三省在我国经济版图中的地位持续下降,以GDP所占份额计,已从1978年的13.34%下降到2014年的9.03%。2014年,东北三省的GDP之和(57469.77亿元)仍小于山东省(59426.59亿元)和广东省(67792.24亿元)。

  可能受地理影响

  东北三省的经济地位为什么会在改革开放三十年后下降?已经有无数人讨论过其原因。从目前来看,绝大多数有关东北三省经济困境的讨论主要是集中在在投资环境和产业结构上,如东北经济严重依赖投资和制造业,当地政商环境恶劣,服务业极度缺乏。毫无疑问,这些是问题。但是,除了这些因素外,还有哪些因素是被忽视的?

  我们尝试用经济地理学的一些视角来理解东北经济在全国版图中的式微。传统上,经济地理学主要是从各个角度研究正在出现的全球经济中的企业、产业和国家的空间配置结构。历史上,经济地理主要研究居民点的空间和等级秩序,制造和零售活动的最佳区位,以及贸易和交通通讯的地理结构。在经济学中,经济地理深受国际贸易理论的影响,它的核心要素就是集聚经济、报酬递增和不完善竞争。

  但是最近以来,很多学者在研究,气候会对一个地区的经济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哈佛大学经济系的德鲁·梅林杰、加弗瑞·萨奇斯和约翰·加罗普三位研究人员在一篇名为《气候、海洋性和发展》的论文中用4个关键变量构建了一个新的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即1995年人口超过100万的152个国家的气候带、人口、航运河流以及人均GDP等四个指标。他们的研究发现,自然地理(包括气候、海洋可达性、土壤质量等)在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它能帮助解释国家间在人均GDP水平和增长方面的差异。温带临海经济体的表现一直明显超出热带内陆地区。他们通过使用全球和区域尺度的地理信息系统数据来检验气候、水运通航性以及用人均GDP表示的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在温带生态带和临海地带(距海岸线或江海联运航道100公里以内),人均GDP和以每平方公里GDP衡量的经济活动的空间密度很高。临海的温度生态带占世界上有人居住的陆地面积的8%,却拥有世界人口的23%、GDP的53%;它的平均GDP密度比其他地区高出18倍之多。

  为什么温带如此重要?一个理论假设就是与温带相比,热带气候承受着非常高的传染病负担—比如说疟疾,而且食物产量比较低。而内陆地区则要承受比沿海地区更高的运输费用,因而内陆和非温带的结合是双重不利的。

  但是同为哈佛大学经济系的格莱泽(Edward L. Glaeser)却在一篇关于上世纪90年代美国城市的发展研究表明,温暖而干燥的地区经济发展得更好。由于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交通的发展使人口流动成本降低,人们更偏好到气候宜居的城市生活。以美国为例,对比2010年和2000年的人口统计,发现美国传统经济重镇东北地区和五大湖地区的人口在全国的比重已经发生了不少的变化。从2000年到2010年,美国南部人口从100,236,820增加到114,555,744,增加了14.3%。而西部地区(主要是加州)则是增加了13.8%。而东北部和中西部地区的人口增加只有3.2%和3.9%。

  分州来看,从2000年到2010年,美国纽约州的人口只增加了401,645人,比例为2.1%;而南部的德州则是增加了4,293,741人,比例为20.6%。纽约州因此在众议院损失了2个席位,而德州增加了4个席位。美国人口最多的前十大城市(不包含市郊等与城市有紧密联系的大都会区),美国东北部和中西部地区只有纽约、芝加哥和费城。

  我们该做些什么?

  如果再对比1940年和2010年美国人口最多的5个州,情况就更加明显。在1940年加州以人口690万居第五,而在2010年则是以3720万居第一,处在南部的德州和佛罗里达州也异军突起,分别以2510万和1880万位居第二和第四位。

  为什么我们会花这么多篇幅去讨论人口?一个基本假设就是,在一个国境之内,人口会通过用脚投票流入那些具有经济更有活力的地区。从美国的经济表现来看,目前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恰恰是人口最多的几个州。

  从美国东北部在全国经济版图中的下降我们大致可以看出气候在经济活动中的影响。其实,中国东北三省的地位下降也是有类似因素,东北处在中国最为寒冷的东北地带,在人口自由流动的今天,人有激励向更为温暖的区域流动。如果你到海南旅游,你就会发现东北在其外来人口中占据绝大多数。同时,东北三省只有辽宁具有港口,像黑龙江和吉林省就无法低成本的参与国际贸易分工并从全球化红利中获益。而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则在改革开放后抓住了这一机遇,我们可以从东北三省与长三角地区和广东省的全年进出口总额数据中看出(图3)。广东省进出口总额已在2013年突破“万亿美元”大关,达到10915.7亿美元。但是东北三省的进出口总额之和只有1790.13亿美元。

  我们该做些什么?

  如果真的是地理影响了东北,那么东北应当反省的是,政府能否通过制度创新来应对不利的地理因素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比如美国的特拉华州就通过便利的公司法结构成为美国大型公司的注册地,为此增加了就业并带来税收增长。

  同时,我们还认为政府应警惕以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达到稳增长的目的,其结果很可能是给地方造成沉重的财政负担。对此,日本北海道的兮张市则是前车之鉴。北海道和中国东北一样,都是处在该国天气最寒冷地带,在最近的几十年来人口呈不断流出趋势。1945年时,北海道有人口3,518,389人,曾短暂位居日本首位。但在战后,北海道的人口增长速度远低于和日本平均值。1959年时,北海道人口曾占日本全国总人口的5.40%,但在2000年时,这一数字已降至4.48%。自1960年代开始,北海道由人口流入地变为人口流出地。夕张市原本就是严重依赖煤炭的产业单一型城市,为了避免衰退,通过大规模举债投资发展旅游业和文化产业以期振兴经济。从1979年到2003年,夕张市先后投资110亿日元建设度假村、温泉、滑雪场等观光旅游设施,以及大量酒店设施。但日本长达近20年的经济不景气状态令旅游业受到极大打击,夕张市不仅无法收回巨额投资,每年还要斥巨资维护。到2000年,该市人口已减少到1.4万人,人均政府债务高达480万日元,最终不得不在2006年宣布破产。


(责任编辑:UN654)
2015-08-03 20:05:15
综合


If you have any requirements, please contact webmaster。(如果有什么要求,请联系站长)





QQ:154298438
QQ:417480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