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homepage(回首页)
Upload pictures (上传图片)
Write articles (发文字帖)

The author:(作者)qq
published in(发表于) 2015/8/27 6:56:01
礼炮兵阅兵训练每天拉栓上千次(图)

礼炮兵阅兵训练每天拉栓上千次(图)|抗战阅兵_新闻资讯
阅兵礼炮部队在京郊某训练基地进行实弹鸣放演练。

  礼炮鸣放是9月3日阅兵活动的开篇之作。日前,在北京某部训练场,56门庆典礼炮呈“八”字形列阵东西两侧,28门礼炮为一响,交替鸣放70响,以庆祝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此次鸣放礼炮改为迎宾礼炮三人跪姿操炮,炮手需要跪着在三秒内完成装弹步骤,鸣放期间56门礼炮操作必须分毫不差,礼炮兵是如何做到的?日前,新京报记者来到礼炮鸣放分队训练基地,对礼炮鸣放分队日常训练进行了现场探访。


  三秒完成装弹三部曲


  早上6点,北京南四环的天刚刚刷白,雷震和战友们迅速起床集合,开始训练。将持续到晚上10点半,除去中午的休息时间,战士们每天需要训练9个小时。


  雷震是礼炮鸣放分队的一名战士,同时担任着军械员、文书、炮手的职务。从今年1月份开始,雷震和他的战友每天重复着高强度训练。


  在礼炮鸣放分队训练现场,每门礼炮配备有三个炮手,装弹流程为:一炮手开栓,三炮手递弹,二炮手装弹,一炮手退弹。整个过程要在3秒内完成,每一回合训练需要如此循环往复35次。


  礼炮鸣放分队总指挥祖东阁透露,此次礼炮鸣放任务由277人担负。鸣放礼炮是历来阅兵“开篇中的开篇,序曲中的序曲”,为确保鸣放礼炮万无一失,每名礼炮兵都要苦练“开栓、送弹、装填”三个动作,每天推上拉下开栓上千次。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天安门第一次迎宾礼炮三人操作,第一次28门礼炮齐射一响。”祖东阁介绍,此次阅兵礼炮跟以往最明显的不同就是从两人操炮的立姿炮改为迎宾礼炮三人跪姿操炮。


  五分队十班班长李浩入伍九年,从2009年国庆阅兵的20炮一炮手到今年9·3阅兵的42炮二炮手,他向新京报记者介绍了此次跪练礼炮的难度:一炮手要用三十斤的拉力来开栓,二炮手和三炮手要传递2.5公斤的礼炮弹,这些动作每天要持续上千次,战士的手掌都已经磨出了厚厚的老茧。


  准确执行200多个口令


  祖东阁向新京报记者透露,9·3阅兵礼炮采用今年新造的一五式迎宾礼炮,外形更壮观,声音较之前的礼炮更雄浑,更能展现官兵士气、发扬国威。


  我国庆典活动鸣放礼炮一般采用28响,共56门,28寓意自1921年建党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28年艰难而辉煌的历程,56则象征56个民族。今年9月3日阅兵当天,正阳门广场上,56门礼炮沿正阳门北侧广场东西两侧呈八字形等距排开,28门齐射一响,交替鸣放70响。


  70响寓意纪念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祖东阁透露,新中国成立以来,共和国礼炮部队自1984年组建以来,国庆35、40、45周年庆典时鸣放礼炮28响,国庆50、60周年庆典分别鸣放50响、60响。此次为历次庆典及纪念活动鸣放礼炮最多的一次。


  礼炮的分贝在110至120分贝之间,但冲击波很强烈,28门礼炮齐射时,整个人都会感受到声波的撞击。祖东阁感慨说:“在现场听礼炮不是用耳朵,而是用整个身体。”


  祖东阁介绍,为了9·3阅兵开场时260秒的礼炮鸣放,从去年12月31号礼炮方队开始了为期8个月的阅兵训练。168名身高在1米75以上平时操练良好的武警官兵被选拔成为炮手,另有十余名替补人员。


  礼炮中队中队长彭超介绍了这九个月的详细训练计划:前三个月为基础训练阶段,比如战士们的站姿训练、耐力训练;紧接着是三个月的专业训练,上午下午各半小时的跪姿训练、操炮、挂炮、与礼炮牵引车配合以及实弹鸣放等;进入七月份,原本分为六个分队的礼炮兵们开始56门炮的合成训练,从最开始的挂炮牵引,细致到打开牵引车车门十公分,到最终礼炮结束,战士们要准确无误地执行200多个口令。


  跪十分钟等于站一小时


  此次阅兵采用三人跪姿操炮,跪成了每天必练的基本功。为了跪得稳、跪得精神,每天上下午各训练跪姿半小时。彭超说:“跪姿其实非常耗体力,跪十分钟相当于站一小时。”


  炮手们皮鞋的磨损有目共睹,膝盖的磨损和伤痛却是看不见的。虽然每位炮手都配备了护膝,但因为训练强度太大,每个人的膝盖都得忍受不同程度的疼痛。三个炮手跪的姿势不一样,三炮手通过脚掌拍地后撤脚面直接跪下,膝盖比一二炮手承受的力度要大一些,一天训练下来数三炮手跪得最疼。在退弹过程中由于对速度要求高,且35枚炮弹从炮膛内弹出,密集砸落在一、二炮手跪着的腿间,炮弹弹壳常常直接砸在炮手腿上。


  此外,礼炮方队士兵的军帽上都插着写有“xx炮xx”字样的标签。前一个数字代表礼炮编号,后一个数字代表炮手的角色。每个炮手分工不同,专门训练自己的动作流程,高强度训练下最疼痛的部位也不一样。


  37炮一炮手伸出手掌,张开大拇指告诉新京报记者,自己每天最疼的地方是虎口,每次开栓的力量相当于手提30斤重物。二炮手四指弯成U形比划了一个往炮膛里“怼弹”的动作,指了指自己四根手指的第二个关节,那里的皮肤与炮弹接触最多,已经磨出厚厚老茧。三炮手取弹时需要弯腰,一枚炮弹重2.5公斤,腰疼得最厉害。


  李浩表示,跪着打炮,最受伤的部位还是膝盖,用武警北京总队二师王志斌的话来说:“礼炮兵们的手掌是硬的,膝盖是平的。”每天不少于一小时的跪姿训练,已经将战士们的膝盖骨磨肿、磨平,战士们的皮鞋鞋面也因长时间与地面摩擦,半个月的时间一双崭新的皮鞋就会磨破、露出脚趾。


  ■变化


  礼服袖口增加橄榄枝


  阅兵中,笔挺、帅气的军装礼服最能展示士兵们的风采。此次阅兵礼炮方队的礼服有三处明显改动:


  一是袖口增加了一圈金色橄榄枝。


  二是腰带的颜色从之前的白色变为金色。


  三是增加了一圈金色帽带。整套礼服在颜色搭配上显得更加威武和谐。


  ■揭秘


  礼炮鸣放雨天不受影响


  礼炮鸣放有给电、装弹、按钮三个关键环节,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有可能造成礼炮不能准时鸣放。


  所有装置均能防水


  新京报记者在礼炮方队训练场中心发现一辆小型客车。礼炮中队中队长彭超介绍,这是“礼炮阅兵的心脏”,控制着礼炮鸣放。


  两侧礼炮中间放着两个黑色的“大箱子”,箱子后各扯出一捆电线与每门礼炮相连。彭超介绍,这两个“箱子”叫“群炮驱动器”。每侧28门礼炮通过线路分别与一台群炮驱动器连接,群炮驱动器与车内的控制系统相连。


  控制系统内已编写好一套鸣放程序,礼炮鸣放分队总指挥按下按钮时,程序启动,控制信号送达群炮驱动器。群炮驱动器将脉冲电流输送到礼炮弹中,使28门礼炮同时鸣放。


  据彭超介绍,这套控制系统是特意为9·3阅兵礼炮鸣放研发设计的,一台群炮驱动器最多可控制50门礼炮,保证28门礼炮可以同时鸣放。


  虽然阅兵当天降雨的可能性不大,但为了确保万无一失,礼炮方队训练中加入了雨天鸣放训练的程序,炮手们在雨中完成操炮。包括控制系统、群炮驱动器、礼炮、炮弹在内的所有装置均有防水功能,在雨天也可正常运转。


  报响员成最后保险


  礼炮鸣放分队总指挥接到天安门城楼前端信号员“放!”的指令的同时,按下系统控制器面板上的绿色按钮,必须分秒不差。


  本次礼炮方队总指挥祖东阁经历过多次大阅兵,经验丰富,但谈到演练按下总指挥按钮时还是非常紧张。“经验越多越紧张,闭眼、深呼吸都没用,心始终在这个位置提着。”祖东阁比了一下喉结位置说,“以前曾有二十多年兵龄的总指挥在按钮前紧张到手直发抖,后来阅兵当天安排另一个人帮他按住手才能正常按钮。”


  按下总指挥按钮,祖东阁的工作并没有结束,还要不停扫视左右两边主备两台控制器的情况,一旦主控制器出现问题,立即切换备用程序。


  礼炮控制车内不仅有“礼炮阅兵心脏”——控制系统,还藏着礼炮阅兵的最后一道保险——报响员张宁。


  张宁报响时手中一直拿着一个表盘,他在表盘外围绘制了数个同心圆,70根线指向圆心的表盘,用红蓝黑三色加以区分。张宁介绍这是“迎宾礼炮鸣放计时表”,在控制系统按钮按下后开始根据指针指向报响,3.77秒一响一报。计时表比控制系统程序快一秒,如果主控制器出现问题,第一时间切换到备用控制器,保证礼炮按时鸣放。“报响员是整个礼炮鸣放的最后一道保险。”彭超说。


  采写/新京报记者 何光 吴江 实习生 刘思维 米惠惠


新京报




If you have any requirements, please contact webmaster。(如果有什么要求,请联系站长)





QQ:154298438
QQ:417480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