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homepage(回首页)
Upload pictures (上传图片)
Write articles (发文字帖)

The author:(作者)qq
published in(发表于) 2015/10/16 8:10:40
贵州代省长孙志刚的湖北仕途:与俞正声共事4年

贵州代省长孙志刚的湖北仕途:与俞正声共事4年

  几乎没有悬念,孙志刚在出任贵州省委副书记三天后,成为贵州省代省长。


  相信孙志刚的这一变动也是最近政治局会议上研究的“重要事项”中的一项。这两天有人留意他61岁的年龄,有人关注他推动医改的成绩,而政知圈(微信ID:wepolitics)小编却对他的湖北岁月颇感兴趣。


  湖北对孙来说有多重要?


  估计有读者会发问,在履新贵州之前,孙志刚曾辗转河南、湖北、安徽、北京几个地方,为何要单独说他在湖北的往事,究竟有何用意?


  其实政知圈(微信ID:wepolitics)小编的理由很简单:


  其一,迄今为止,湖北是他呆过时间最长的地方。1954年出生的孙志刚是河南人,但在家乡只呆过19年,从1973年开始,到2006年调任安徽,除了中途赴上海读研两年,他在湖北前后达31年时间。


  其二,从工作履历来看,孙志刚在湖北完成了人生重要的转折:学生、教师、研究人员、从政。


  其三,从仕途发展来看,他在湖北有过两方面重要经历,一方面曾有过主政一方的全面工作经验;另一方面在这里实现正厅级到副部级的擢升。这一步对在地方上工作的官员来说至关重要,因为这样他们能进入更高层次的组织视野。


  湖北“双城记”


  31年的湖北岁月,对孙志刚来说最重要的是“双城记”——武汉和宜昌是他人生轨迹中关键的两点。


  在武汉,他生活了20余年。1973年,曾经在老家河南当过下乡知青、基层水库主任、教师的孙志刚进入武汉钢铁学院学习,三年后留校任教。当了四年教师,孙志刚在1980年进入上海财经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毕业后重返武汉,但进入的是中南财大,在经济研究所做研究工作。此间,孙志刚曾师从我国著名经济学家董辅礽,是董颇为得意的经济学博士,被称为典型的“学者型官员”。


  1985年,孙志刚步入政界,迄今为止三十年。


  在湖北为官21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在武汉任职。历任武汉市经委副主任、体改委副主任、计委副主任,武汉市副市长。第二,到宜昌工作。历任宜昌市长、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第三,重返武汉。拔擢为湖北省委常委,兼任省委秘书长。


  “把宜昌建成东方的日内瓦”


  在湖北,宜昌是个很特别的地方。借着葛洲坝和三峡两大水利工程,这座城市近二十年来已完成从小城市到中型城市再到大城市的两级跳。在湖北政界,宜昌的干部也容易出政绩,历任市长、书记后来一般都能升到副部级。


  政知圈(微信ID:wepolitics)小编认为,这得分两头来看,一方面,组织上会选任有能力、有培养前途的官员担任宜昌主要领导;另一方面,在这个备受中央、省两级关注的地方工作,工作成绩更容易被认可。


  根据媒体报道,孙志刚治理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在 1996 年 8 月起先后担任宜昌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市长时,就已经表现得非常突出。


  他初到宜昌时,宜昌经济发展处于严重的资金紧张、银企矛盾突出的状态。一年后,孙志刚创造性地提出了“优选闭合贷款法”,使得宜昌当年的信贷资金 由 400 万元扩展到 6.4 亿元,优选产品产销率达 100%,贷款归还率达 98%。


  媒体还透露,“九五”期间,为了搞活宜昌的国有企业,孙志刚提出了“不求所有,但求所在,敞开家门,外引内联,东进中接,巧打三峡牌”,为宜昌赢得了发展良机。


  “巧打三峡牌”,也是孙志刚主政宜昌的一大特点。他不仅接受许多媒体专访,在政知圈(微信ID:wepolitics)小编看到的访谈文章里,标题大多有“三峡”字样,比如《三峡工程振兴宜昌——宜昌市市长孙志刚访谈录》。


  同时,孙志刚还撰写多篇文章,刊发在《人民论坛》、《学习与实践》、《长江论坛》、《湖北经济》等刊物,写“抓住三峡机遇”、论述“三峡工程移民 机遇大于挑战”、“把宜昌建成长江经济带投资热点”等内容。


  大概因为在宜昌工作的缘故,孙志刚对长江的重视非同一般。据报道,在2000年全国两会上,他还呼吁,不能让长江继续脏下去了,必须对长江流域环境实行立法保护。


  在忧心忡忡的同时,这位地方主官对治下的宜昌也颇有自信。当他担任宜昌市长时,接受媒体采访表示,本世纪70年代,人们到中国必定看北京和西安,80年代必定看北京走深圳,90年代必定看北京到浦东。“到了新世纪,也许人们到了中国,会先看北京后看宜昌。正如中央领导所期望的那样,把宜昌建成东方的日内瓦。”


  给老红军写春联


  主政宜昌期间,孙志刚有两则故事值得称道。


  在他担任宜昌市长期间,将一些城市建设项目交给群众讨论决定。孙志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宜昌有个占地5万多平方米的铁路坝,因为地处闹市,被外商看中,提出要投建商业城。但一些市民纷纷写信、打电话表示反对。于是,宜昌市政府从24种设计方案中筛选出4种方案,计划建成夷陵广场,将方案图片和征求意见书摆在市区繁华路段,安排人员向群众解说,请群众投票。此后五一广场扩建,又采取同样的方式将扩建方案交给群众讨论决定。


  除了跟市民保持良好互动,孙志刚还在宜昌留下一段跟老红军交往的美谈。1997年初春,到老苏区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渔关镇蒿坪调研的孙志刚,认识了老红军赵端喜。自此,他始终牵挂这位老人。第二年春节前夕,又专程到五峰,给赵老送去过年的钱和棉衣。并给老人提笔写下“湘鄂川黔峥嵘岁月,丰足安乐幸福晚年”的新春对联,横批“革命功臣”。


  得知老人一家住房困难,孙志刚还召集有关官员商量解决办法。老人的新房动工后,他还打电话询问施工进展。


  1999年春节前夕,孙志刚在参加湖北省人代会期间,委托县领导慰问赵老并捎去500元钱,同时写信询问赵老的生活状况,并叮嘱老人,如当地百姓有困难或者对农村政策有意见,可向当地组织部门反映或直接向他报告。


  媒体后来报道说,老人对此很感动,直到临终前,还念念不忘信中的内容。


  与俞正声共事四年


  主政宜昌6年之后,2002年,孙志刚擢升为湖北省委常委、秘书长,并在这一职位上待了4年。


  许多观察人士敏锐地发现,他与俞正声堪称老同事。


  俞正声2001年从建设部部长任上调到湖北,任省委书记,直至2007年转任上海市委书记,主政湖北长达六年时间。


  而期间,孙志刚在俞正声到任一年后从正厅级提拔为副部级,并早俞正声一年离开湖北,前往安徽任职。可以说,他在俞任内实现两个跨越,一是提拔,一是跨省任职。


  孙志刚仕途能够平顺的因素很多,在湖北省委党校一位与孙颇为熟稔的教授看来,深谙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孙,善于把哲学贯穿于一个区域的发展战略思维中。在政知圈(微信ID:wepolitics)小编看来,这个思维随着孙志刚从安徽转战北京,收获颇丰。相信入黔任职,更用得着这一利器。


(责任编辑:UN660)
2015-10-16 21:01:41
综合




If you have any requirements, please contact webmaster。(如果有什么要求,请联系站长)





QQ:154298438
QQ:417480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