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homepage(回首页) Upload pictures (上传图片) Write articles (发文字帖)
The author:(作者)qqpublished in(发表于) 2015/11/29 8:04:32 李克强为何三年三去上海自贸区-李克强
李克强为何三年三去上海自贸区|李克强|上海自贸区_新闻资讯 视频加载中,请稍候... 自动播放 play 李克强在沪视察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向前 向后
原标题:偌大中国,为什么“她”能让李克强总理三年连去三次
“电视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克强总理就在回头转身处”。
法国阿尔斯通有限公司地区总部代表陈蕾25日下午与李克强总理在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就这样“不期而遇”了。
而这也是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上海自贸区”)从酝酿到建设,李克强连续第三年来这里考察。
2013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成立,面积28.78平方公里,涵盖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图为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的自贸区大门。
第一次,2013年3月28-29日,李克强赴上海考察时,还没有自贸区。李克强在调研中表示,鼓励支持上海积极探索,在综合保税区基础上,研究如何试点先行,在28平方公里内,建立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半年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横空出世。
2014年12月28日,上海自贸区被授权扩区,由原先的28.78平方公里扩至120.72平方公里。自此,金桥出口加工区、张江高科技园区和陆家嘴金融贸易区三个片区被纳入上海自贸区。上海自贸区扩区后在片区层面,新设置保税区管理局、陆家嘴管理局、金桥管理局、张江管理局、世博管理局等5个区域管理局。图为新增片区牌匾赴各区域挂牌。
2014年9月18日上海自贸区挂牌一周年前夕,李克强二赴上海考察。同样的地点,但已不再单单是传统的保税区,而是“升级”为中国扩大开放的新试验田——自贸区。当时媒体曾刊出总理冒雨撑伞登高俯瞰的照片,配题为“上海自贸区1岁啦!”某种意义上,他的确是看着这个“孩子”一天天长大。
时间又过去一年多。李克强以“旋风三日”出席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并访问马来西亚,夜航凌晨飞抵苏州,旋即主持第四次中国-中东欧16国领导人会晤并密集会见多国领导人。即便在如此密不透风的“克强节奏”下,11月25日,李克强邀请中东欧领导人从苏州乘坐高铁前往上海后,仍然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再次考察上海自贸区。
而此次李克强考察的上海自贸区,已经发生了新的变化。上海自贸区从原先的28.78平方公里,扩大到了包括陆家嘴片区、金桥片区、张江片区、世博片区在内的120.72平方公里,此外经过两年多的建设,自贸区也有了新的发展。
陈蕾所在的公司是在自贸区内注册的一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其此行的目的是为了咨询“跨境外币资金池业务”。李克强详细地询问了她关于公司在自贸区内注册后的感受,还关心跨国公司有没有因为最近外汇市场的汇率波动而产生影响。
作为自贸区金融改革的基础设施,设立本外币内外互通的自由贸易账户一直是李克强关注的焦点。该业务的意义在于试点的跨国企业的国际外汇资金主账户可与境外划转自由,无额度控制;其国内、国际两个账户资金有限融通,可在规定的外债和对外放款资金额度内划转,为境内外成员融通资金提供便利。
上海自贸区已累计开设自由贸易账户近3.9万个,金融改革带来的跨境收支已达3.8万亿元,有效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得知这些,李克强高兴地说,自由贸易账户改革是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重要举措,一方面要总结经验,在有条件的地方适时推广,另一方面要同步完善监管方式,筑牢“防渗墙”,防止跨境资本异常流动影响我国金融市场稳定。
上海自贸区自成立以来,便一直被视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在25日上海自贸区行政服务中心考察中,李克强再次强调,“自贸区要勇于承担先行先试的职责,当好推进改革的掘进机、扩大开放的破冰船,用更高水平的改革开放释放经济发展的潜力。要砍掉束缚发展的荆棘,继续努力跑出改革开放加速度”。
若谈起上海自贸区最具有影响力的两项措施,除了自由贸易账户外,便是“负面清单”,这个原本生僻、专业的词,正是由于上海自贸区的影响,变得全社会几乎妇孺皆知,相应的理念也随之广为传播,并被普遍接受。
上海自贸区成立之初,即开展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模式。
2014年的首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决定公开国务院各部门全部行政审批事项清单,除公开的事项外,各部门不得擅自新设行政审批事项,逐步向审批事项“负面清单”管理迈进,并在不久的将来实现审批清单之外事项,均由市场主体依法自行决定。
李克强总理二赴自贸区考察时说,负面清单实际上支撑着政府的责任清单,禁止做什么比允许做什么更难。负面清单要更加精细化,而不能像之前那样大而化之,这增加了政府的责任,要求政府必须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所谓“责任清单”,体现的是“法定职责必须为”。相应的还有“权力清单”,即政府部门“法无授权不可为”。
由负面清单引领出的这两张清单,从上海自贸区起步,迅速进入中国的主流语境,显示了政府施政理念的巨大变革和进步。
上海自贸区成立之初,外界即有评论:这里或将成为撬动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支点。当时有分析指出,没有深圳的开放,哪有80年代的改革?没有浦东的开放,哪有90年代的改革?李克强总理力推用开放促改革,是“高屋建瓴的战略部署”。
上海自贸区被用来与30多年前的蛇口作比。最初仅有两平方公里的蛇口,像是一个小小的支点,撬动了中国持续30年的改革开放和高速发展。正如有人归纳的:“开放最后留下的,不是一片楼、一座城,而是一种体制的力量。”( 缪璐)
编辑:SN179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