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homepage(回首页) Upload pictures (上传图片) Write articles (发文字帖)
The author:(作者)左published in(发表于) 5/19/2016 6:16:21 AM 习近平: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 -习近平
习近平: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 |习近平|哲学_新闻资讯 2016年5月1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学者政之出,政者学之施。”哲学是科学中的科学,哲学是思考的显微镜。在创新发展的今日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肩负着特殊使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担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5月17日,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应该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请随“学习中国”小编一起学习。
一、立时代之潮头
“英雄心事无今古,神物风云各有时。”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勇立时代潮头,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党的十八大报告在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同时,重申了“两个一百年”的目标,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一个催人奋进的目标,也是中华民族无数仁人志士为之向往、为之献身的梦想。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以朝气蓬勃之面貌,昂扬进取之精神,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走在时代前列,为国家和民族永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勇立时代潮头,要直面中国现实问题,担负起社会责任。社会责任是基于社会发展的责任,必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必然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不同时代哲学社会科学的社会责任也必然体现出不同的时代要求和特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有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就不能只是脸朝书本,背对时代,背对现实。中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的关键时期。在取得了空前成绩的同时,也面临着很多无法回避的问题。任何一个重大实际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包括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的启发和指导。恩格斯曾经说过,“只有清晰的理论分析才能在错综复杂的事实中指明正确的道路。” 适应时代需求,聚焦重大社会现实问题,服务国家战略,开展应用对策研究,积极建言献策,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履行哲学社会科学社会责任的永恒主题。习近平指出:“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入研究和回答我国发展和我们党执政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推出一大批重要学术成果,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重大贡献。”
勇立时代潮头,要具有世界眼光。世界眼光也是一种时代眼光。在当代世界,如果眼界狭隘,信息闭塞,就会落伍掉队。世界眼光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能在风云变幻、错综复杂的国际竞争中发展自己的关键。有没有世界眼光,取决于能否从理论上把握世界和洞悉世界。马克思是人类社会进入资本主义阶段以后第一个提出历史已经转入“世界历史”并用世界眼光观察历史的人。当代世界与马克思当时所处的世界大不相同。进入21世纪,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民主化、价值多元化等浪潮不断推进,世界呈现出多元、互动、多样、复杂的特征。正确认识当代世界,就必须研究世界经济、世界政治,研究国际各种组织的规则和章程,研究当代西方世界的各种理论和思潮,研究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历史和现状。而了解世界、熟悉世界和从理论上把握世界,就要依靠繁荣发展与其相关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
二、通古今之变化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要掌握“大道”,必须先研究蕴含着“大道”的历史。历史是最好的老师、最好的教科书,它忠实记录下每一个民族和国家走过的足迹,也给每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未来发展提供启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通识时变,探索掌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历代治乱兴衰的经验教训,善于融合本民族和世界其他民族创造的优秀文明,从历史中继承,在发展中传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习近平指出:“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中国人民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需要从历史中汲取智慧,需要博采各国文明之长。”
要重视历史,历史是昨天的现实。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上下五千年一脉相承。中华民族是在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从遥远的古代,我国各族人民就建立了紧密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共同开发了中华民族的美丽山河和华夏文明。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是我们必须十分珍惜的宝贵财富。习近平指出:“历史就是历史,历史不能任意选择,一个民族的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不论发生过什么波折和曲折,不论出现过什么苦难和困难,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70多年的斗争史,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60多年的发展史,都是人民书写的历史。”
要研究历史,历史是现实的渊源。一个民族的历史深刻影响着一个民族的现在和未来。今天的中国从历史的中国发展而来。我们的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史,包含着治国安邦的深刻道理,也揭示了今天我国发展道路的历史必然。我们不仅要懂得中国的今天,而且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我们既要尊重历史,又要有自己的分析和见解,从历史中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规律,从历史中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出乎史”、“入乎道”。习近平指出:“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是前人的‘百科全书’,即前人各种知识、经验和智慧的总汇。”学习研究历史的作用在于,可以让人们能够纵向观察历史,并透过纷繁复杂、变化万端的诸多历史现象,寻找到其中的某些相似性特征,归类总结后得出规律性认识,从而为当下的社会及未来的发展提供可预测性借鉴。
要借鉴历史,历史是现实的镜子。“述往事,思来者。”学习研究历史不是为了说明历史循环,也不是为了复古,而是要以史为戒,以史为镜,纵论古今,展望未来。习近平指出:“在学习历史知识的时候,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和方法论,不能读死书,要同工作实际结合起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做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知古鉴今、古为今用,这样才能在我们认识和处理现实问题中发挥历史知识应有的积极作用。”中国历史是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坚持不懈的创业史和发展史。其中既有太平盛世的社会发展经验,也有衰乱之世的深刻教训,同时还有由乱到治的智慧;既有当事者对时势的分析陈述,也有后人对前人得失的评论总结。可以说,在中国的史籍丛林之中,蕴涵着十分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其中包含着许多涉及国家、社会、民族及个人的成与败、兴与衰、安与危、正与邪、荣与辱、义与利、廉与贪等等方面的经验与教训。习近平指出:“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三、发思想之先声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理论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理论,主要取决于理论工作者对理论的凝练、概括、总结和创新。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准确地把握并解决这些问题,并作出科学回答,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习近平指出:“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不断发展、不断创造新事物和新局面,是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革故鼎新、守成创新,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习近平说:“2000多年前,中国就出现了诸子百家的盛况,老子、孔子、墨子等思想家上究天文、下穷地理,广泛探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真谛,提出了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他们提出的很多理念,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自强不息等,至今仍然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今天,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更要自觉遵奉与践行日新又日新的改革创新精神,不断创造新思想新理论,解释世界,指导实践。
思想创新、理论创新要坚持正确的方向。第一,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这对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的价值是至关重要的。习近平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地加以坚持。”习近平强调:“我国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自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自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研究和教学全过程,转化为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科学的思维方法。”第二,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脱离了人民,哲学社会科学就不会有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和生命力。习近平指出:“我国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聚焦人民实践创造,自觉把个人学术追求同国家和民族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努力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研究成果。” 第三,要坚持问题导向。以问题为中心、特别是以现实问题为中心,应该是哲学社会科学十分重要的原则。习近平指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应该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加强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加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等领域的分析研究,加强对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研究阐释,提炼出有学理性的新理论,概括出有规律性的新实践。”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学科优势、理论优势和科研优势,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作出应有的贡献。
(本文来源:学习中国)
责任编辑:李天奕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