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homepage(回首页)
Upload pictures (上传图片)
Write articles (发文字帖)

The author:(作者)
published in(发表于) 2016/6/18 12:45:45
外交家吴建民离世:儒将的魅力 “鸽派”的韬晦

外交家吴建民离世:儒将的魅力 “鸽派”的韬晦

 


  经过多方消息确认,今天凌晨原中国驻法大使、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在武汉因车祸离世。


  在吴建民半个多世纪的外交风雨路上,他为老一辈领导人当过翻译,见证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在最困难的时候出使欧洲,也曾因为工作出色获得法国总统亲自授勋。退休后他在校园耕耘教诲青年学子,还登上讲坛,为新时代的理性外交大声疾呼。


  吴建民的一生,与新中国外交事业的蓬勃发展密不可分,他的故事也必将成为镌刻在新中国外交史的传奇。



 


  一、外交一生的宿命


  吴建民生前有多重身份,总离不开“魅力外交家”的光环。


  他曾经为周恩来总理做翻译,可一口气做三四个小时同声传译。


  他在国外做过9年大使,离任时法国前总统希拉克亲自为他授勋,此后两次当选国际展览局主席,称得上经历丰富的资深大使。


  他担任过外交部发言人,儒雅外交官的形象由此为中国大众所熟悉。


  他在外交学院当院长,2006年就构思“中国梦”,举办过三届“中国梦与和谐世界”研讨。


  吴建民生前的形象深入人心:温润如玉。吴建民的脾气好得出奇,他说这样的性格是逐渐形成的,人也是逐渐成熟的。几十年过去了,每个时间段中的吴建民是不一样的。因为,“世界变了,中国变了,自己也变了。”


  “偶然走上外交路,半个世纪甘与苦。回首往事多感慨,见证历史知是福。”有着“魅力外交家”美誉的吴建民,因为班主任的推荐,参加了北京外国语学院的提前招生,最后学了法语,就这样意外地走上了外交道路。“我这一辈子,舞台都不是我要的,都是别人给的。给了我舞台,如何做,是我自己的事情。


  1947年春天,上四年级的吴建民和同学们在学校附近玩耍。当时学校对面是法国驻中国大使馆的后门,突然,从法国使馆里传出了狗叫声,一个“大鼻子”把一条毛发油光光的棕色大狼狗放了出来。大家拔腿就跑,但吴建民是班上年纪最小的,个子也比别的同学矮,跑在最后。那条狼狗向他扑来,在右脚跟咬了一口,他顿时栽倒在地。到了医院,由于伤势较重立即开刀。事后听说大夫告诉吴妈妈:“真是不幸中的万幸啊!如果咬得再深一点,你的孩子就成残废了。”


  没想到51年后,命运安排吴建民到法国当大使。“驻法使馆里也养着一条与当年法国使馆里的那条相似的大狼狗。但这条狼狗始终忠诚地守卫着官邸的院子,绝不伤害无辜。世界已经变了,中国也不是当年的中国了。当年外国使馆的狗咬伤中国儿童的事再也不会发生了。”


  外界称儒雅的吴建民是“魅力外交官”,他则说外交很迷人,“一是因为同各国杰出人士打交道,二是每年要面对新问题,每天都得学习、思考,非常充实。如果有第二次生命的话,我还是会选择做外交。”



 


  二、外交家的光荣与梦想


  由于吴建民风度翩翩,为人温和,也有媒体称他为“外交儒将”。


  自北京外国语学院法语系毕业后,从1965年到1971年,吴建民给周恩来总理做法语翻译,这给他的外交事业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总理给我的影响很大。在这段时间,我看到他很多做法,比如大小国一律平等,无论多小的国家,都很尊重,一丝不苟。这种尊重让别人感觉是真心的,不是做出来的。”1970年,周恩来总理会见刚果的外宾,从晚上11点一直谈到早上5点,吴建民连续翻译了6个小时,连厕所都没上。


  在他“追梦”的过程中,甫一毕业即前往外交翻译第一线的忐忑不安,一杯清茶通宵写稿的长夜漫漫,琢磨打开中国外交局面的殚精竭虑……尽管做的事情各有不同,心中“要做点事情”的信念却从未动摇。


  吴建民曾回忆道:“大学毕业后上研究生班,刚上了一年半,他突然被借调到团中央国际联络部,被派到匈牙利布达佩斯去当一线翻译。”


  两个部门抢着要他时,陈毅的一纸调令,让吴建民回到外交部翻译室,一干就是6年,担任毛泽东、周恩来、陈毅、李先念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法语译员。


  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吴建民跻身常驻联合国的第一批工作人员之列,任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三秘、二秘。其后他在外交部政策研究室工作三年,又成为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参赞,据描述,当时的吴建民,“一年要写300多篇东西,很辛苦但很充实。”他当时的梦想,就是尽可能准确地观察判断国际形势。


  1979到1984年,吴建民回国,先在干校劳动,之后在外交学会欧洲处任职,这段时期,被吴建民形容为“人生的低谷”,他曾回忆“那时候我40-45岁,精力正好的时候。但是,这时期我却没有做很多事情,在外交学会一年只用接待几个代表团。”


  吴建民最耀眼的外交经历是9年的驻外大使生涯。他做过中国驻荷兰大使、驻日内瓦联合国办事处及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驻法国大使。“9年驻外大使的经历让我逐渐学会如何做一个高级外交官。”


  1998年至2003年担任驻法国大使期间,吴建民在法国上上下下和华侨界均聚集起极好的“人气”,促成了三件大事:一是推动当时中法两国领导人江泽民主席和希拉克总统互访彼此的故乡,这极富人情味的善举拉近了两国人民的心,使中法关系进入历史上最好时期;二是开展“中法文化年”活动,这一创举已经成为中国对外交往的一种模式,推广到各个国家;三是中法互设文化中心,长期通过文化交流来进行思想和感情的交流。


  6月27日,希拉克会见吴建民夫妇,并亲自向吴建民授“法国荣誉勋级会大将军”勋章,其级别仅次于法国授予外国元首的大十字勋章,是全法最高表彰奖之一。希拉克坚持送吴建民下楼,为了不让太重的勋章弄坏吴建民的白绸唐装,希拉克把勋章摘下,放回盒子里。


  吴建民在法国的外交成就可见一斑。



 


  三、“鸽派”的韬晦


  吴建民不喜欢外交官的“面纱”,他更愿意大家看到“真面目”。早在2003年7月,他在结束中国驻法国大使任职的报告上就提出一条建议:要揭开蒙在中国外交上的神秘面纱。


  在已经卸任的驻外大使中,很难找出像他这么活跃的人,在许多媒体和公共场合出现,发出自己的声音。


  “中国不怕大灾大难,怕的是头脑发昏,忘乎所以。中国历史上摔大跟头,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灾难都是头脑发昏”,成长于“以阶级斗争为纲领”的年代,深受民族主义熏染的吴建民却总是显得格外清新,“一个狭隘、偏激、极端的国家是可怕的,跟人一样。对一个狭隘、偏激、极端的人,要躲着走。讲道理,我们才愿意跟他交往”,“现在有些人就想横行霸道,这是非常荒谬的、浮浅的,是暴发户的心态”。


  由于对和平理念的反复强调,吴建民被一些人称为“鸽派”。吴建民的鸽派外交理念,恰恰在他去世前引起了广泛争议。吴和鹰派代表人物罗援、胡锡进的碰撞,让这位前外交官在去世前走进公众视野。吴建民的鸽派外交理念,可以概括为两句话: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流;不扩张、不称霸、不结盟应该是中国外交政策的核心与理性选择。


  经常在国内大学、企业、机关单位演讲的吴建民,难免会遇到一些激进的听众发表外交官太软的言论,吴建民表示并不在意。


  他认为,观察世界,与世界对话需要有效交流,观察中国,与国民沟通也需要有效交流。“软”和“硬”都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言战易,言和难”。


  他最担心的还是民粹主义“绑架”外交,“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在中国也很危险,民族主义往往打出‘爱国’的旗号,‘爱国’无罪;民粹主义则装扮出‘为民请命’的样子,二者均有很大的欺骗性。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民粹主义的本质是反对改革,民族主义的本质是反对开放。”


  这是吴建民在生前最后一次公开演讲时的态度。这位外交专家无时无刻不在思虑中国的外交。


(责任编辑:杨磊 UN873)
2016-06-18 18:17:47
搜狐网


If you have any requirements, please contact webmaster。(如果有什么要求,请联系站长)





QQ:154298438
QQ:417480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