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明星高价薪酬的话题再次被网友揪了出来:
“6000万放在科研上多好啊!”
“有这笔钱,中国科研还愁什么!”
“这些明星凭什么比科学家挣得多!”
.....
可以看出,贸易战的确把中国人打醒了,就连平时不关心政治的小年轻都开始叫嚷着发展中国高科技,这是件好事。
但是,有句成语说得好,物极必反。
过分的关心反而会影响中国科研事业的发展,比如说这次网友口中高喊的“给中国科研加钱”!
工资低就是阻碍中国科学事业发展的根本原因?我看不一定。
那是什么?看看下面这张图:
"外国人没做过,你做这个干什么?"
6月6日,《科技日报》对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张双南进行采访,张老师说出上面这番话。
最后,张双南痛心疾首的表示:中国科学界非常缺乏科学精神!
一针见血,直指核心,张老师的这番话看似吐槽,实则道出了中国科研事业“尴尬”的真相....
中国科研的“尴尬”局面
不可否认,如今的中国,正在迎来一场人类社会史上罕有的“科技大爆发:
2015年,中国科技对世界文明进步的贡献率高达15.7%;
2016年,中国科技进步对中国社会发展的贡献率高达57.5%;
2017年,中国多达17项的科技成被列为“世界级”,凭借一国,便超过了整个欧洲;
最大的FAST天文射电望远镜、最美的大飞机C919、最重的12000吨单臂架起重船...
在一波又一波“最字旗”的刺激下,国民的情绪不断被推至高点,在舆论带动下,我们似乎真的就从一个“科技大国”转变为了一个“科研强国”!
是的,科技和科研两者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区别。
什么是科技?就是利用已有的科研学说,在理论结合实践之后进行生产的行为;
什么是科研?利用各种手段,为了发现新事物和规律而进行调查、试验的探索行为,换一句话讲,所谓“科研”,其实就是张双南院士口中的“科学精神”!
科技强,科研弱,这是当前中国科学事业最大的隐忧:
2015年,中国累计15817项科技成果中,完全自主化率不过区区的3.1%;
2016年,中国1.5万亿科研经费投资中,94.2%被用于了披着科研外衣的科技投入;
当然,老铁并不是宣扬“科技无用论”,能够及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科技成果,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实力的重要表现,但是,本该科研科技两条腿的中国,如今的现状却是:“科技成果”红红火火,“科研发展”寸步难行...
这是一个“尴尬”的现象。
如果说,科学事业是一棵树的话,那么科研就是地下的部分,科技就是地上的部分,但是如今根部不强的大树,到底是靠的什么生长?
在中国有一个成语:移花接木,如今的中国科技啊,很大程度上其实就是一棵接在国外科研成果上的歪脖子树!
当然,这种行为还有个更形象的名字:跟班式科研!
跟班式科研有不有用?
答案是肯定的,有用,而且有大用!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跟班式科研对我国科研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比如,中国核武器的科研理论,学来的;
再比如,中国的空气动力理论,学来的;
又比如,搞飞机模型试验的风洞理论,还是学来的;
.....
大家不要觉得写来的怎么怎么样,毕竟那年代我们的环境在那摆着,不学更惨。毛主席曾在书中这样写到:
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但是,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用。
总而言之,在那个年代,中国的科研技术就三个字:跟着学!而且,我们还学到了真东西。
比如计算机。可能在很多人眼里,五十年代的中国压根生产不出来计算机这种高科技。但是他错了,我们不仅能生产出来,而且生产的还是先进计算机。美国研制出第一代计算机用了4年,而中国在1956年通过苏联学习的技术,仅用3年就完成了中科院103机的生产,并生产了约200台。
改革开放后,中国提出《863计划》。在报告中,科学院再次提出:追踪世界高新技术发展。
出发点是好的,毕竟我们当时产业落后、技术落后、思维落后,除了核相关领域,咱没几个拿得出手的。本来,上面的想法就是把追上世界领先水平后,咱就搞自己的东西。所以,“863”计划多次强调一个词:
创新!创新!创新!
但是,搞久了,很多科学家就不想搞独立的东西了,因为没有经济效益。比如高铁的轮子和转向架,中国能做,但很多厂商不敢用,为啥呢?主要是搞科研的没等试验做完就被所在的学校和研究所辞退了。因为你多少年都在做一个又不热、又不时髦的东西,还不如干脆买外国的专利技术回来造。
久而久之,许多科学家也就不搞创新,干脆盯着发达国家,他们搞啥我们搞啥。所以就出现了之前那一幕:发达国家都没搞的,你凭啥搞?
但是,发达国家搞出来的真是好东西吗?退一万步讲,你这么做,难道人家不坑你?咱中国在跟班式科研方面,还真被坑过。
被坑出上万亿的屏幕
几十年前,绝大部分电视机和电脑显示器都是采用显像管,2000年左右,中国每年在显像管的进口上花费大约在90亿人民币。
等到中国砸了几十个亿搞出了,自己的显像管企业时候,液晶时代来临了,中国每年在液晶面板的进口上要花费数百亿美元。
于是又开始砸钱,从2003年开始,光是京东方在液晶面板上的投资金额高达3062亿。
等我们在液晶面板上与日航平起平坐的时候,他们又转向了OLED。
三星凭借OLED 屏幕一年可以从苹果赚取近300亿人民币,过几年,又该收割中国手机厂商了.....
“落后”的焊接科研
改革开放初期,国产技术都是垃圾的理论此起彼伏,打着中日友好的旗号,日本提出帮助中国改进技术。
于是上海X船舶制造,把研制多年的“XXX型集约化数字焊接系统”无偿交给了日本,供他们审视。
日本人把这套系统删删改改,换上了一个精美的外壳,标价3亿美金,又卖给了我们。
直到1992年上海X船舶制造与法国XX公司交流合作时才发现,法国标价12亿美元数字焊接系统,80%都是中国在80年代中期被日本“友好”的专家审视掉的“落后”技术。
当我们再次想要重拾这个系统的时候,荒废了多年的我们,在这一方面已经被日本超越了。
论文里的秘密
在中国的科研领域,论文引用是衡量价值重要的砝码。
2007年1月至2017年10月,我国科技人员发表的国际论文不仅总量继续稳居全球第二,而且总被引用数达到1935万次,超过英、德升至世界第二位。
这里需要给大家介绍一个西方数据库:Science Citation Index。它是美国科学信息研究院推出的引文数据库。他的核算方式,就是以论文被引用的数量分析来作为对一切科研评价的依据。
所以,美国的SCI在中国有着极其崇高的地位。打个比方,SCI于中国科学家而言,就像是高考分数对高三毕业生那么重要。
但问题是,中国要想在上SCI的数据库,就要先把东西交给美国审核。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中国花费了巨大的科技投资,却帮助了美国科技维持了领先地位,因为它有优先观看权。
这是什么?这不就是变相帮美国“打工”啊!
正如前文所讲:在一定历史时期及特定条件下,“跟班式科研”是发挥过积极意义的。
但是,在肯定这一发展思路的历史贡献时,我们也应当看到,咱们很多本该得到发展的科研项目,却在所谓的“跟班式思维”下延迟发展甚至流产早夭!
2017年,世界首例“体细胞克隆猴”历经5年试验在中国诞生,但是谁又知道,这个方案其实早在14年前便已经提出,当年该项目遭到否决的原因很简单:国外权威学者认为,灵长类不可克隆。
2018年,中国终于熟练掌握陆基中程反导技术,但是,其实早在1969年的东风6号导弹科研论证中,中国便已经出现了兼具“轨道轰炸器”和“中程反导”的先进思维,而如今的美国反导概念,成形却要等到1983年,与克隆猴试验一样,当年试验的下马同样是因为没有同类型的“国外参照”...
不可否认,这是当前中国科研工作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所遗留的“痼疾”:立项必言“先进参照”、发展必谈“国外经验”。
诚然,在一定时期内“国外经验”为我们带来了不少的“甜头”,但是世界在发展,我们在进步,以往的成功,难不成真成了“金科玉律”?
建国初期,中国科技全面落后、人才物资双重窘迫的现状,决定了那个年代的“跟随战略”符合中国国情发展,但是到了今天,中国不仅摆脱了当年无力承担“科研试错”的窘迫困局,甚至在人才和资金储备上,也早已走到了世界前列!
袁隆平的年轻学生
换一句话讲:摸着石头过河是宝贵的“经验”,但是咱们已经上岸了,难不成还要坐等河里的石头蹦出来,再继续摸着回家?科研,归根结底还是一个不断创新和试错的过程,对于国外先进思维,我们可以借鉴,但一定不能依赖!
2016年 ,中科院宣布成功制造反物质:超快正电子源;
2017年,中国可控核聚变实验装置“东方超环”实现101.2秒稳定运行;
2017年,世界第一台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的光量子计算机,在中国诞生;
如今我们可以知道,中国人工产生的“反物质”,没有“先进参照”,中国成功的可控核聚变装置、光量子计算机,同样也没有“国外经验”。
东方超环内部
很简单,在反物质上,我们是唯一人工生产的国家、在光量子计算机上,我们就是国外的“先进参照”、在核聚变装置上,中国就算悠着走,排名第二的美国也要追赶最少10年!
但是,倘若我们换一个角度,假如当初针对这些项目的科研立项时,我们抱定了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以缓一缓甚至直接否决的态度来应对的话,那又会是个怎样的结局?
反物质炸弹原理
中华民族,从来都是一个善于创新和发明的民族,在人类的历史发展中,我们从来都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代的短暂落后让我们与世界脱节,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人只能去做“二流国家”,同样在发明创造上,我们也不能仅仅满足于去搞只会尾随的“二流科研”!
当然,这并不是说对于“跟随战略”,我们就要一棒子打死,正如前面所讲,在特定条件下,“跟随战略”还是有着借鉴意义的,但是,也仅仅只是“借鉴”而已!
还是那句话:历史导致的落后不是我们的错,但要是到了今天还打算继续跟在人家屁股后面,那就是我们这代人的堕落和不思进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