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homepage(回首页)
Upload pictures (上传图片)
Write articles (发文字帖)

The author:(作者)delv
published in(发表于) 9/9/2021 2:36:30 AM
这种“软性毒品”,6000万中国人竟然天天在吃


来源|凤凰WEEKLY

作者丨郭恩一 米利暗


大家有没有发现,在热播的电视剧和综艺中,有一种“小零食”的踪影越来越常见了。

国民爆火的电视剧《扫黑风暴》里,张艺兴饰演的角色用它来提神醒脑。


张艺兴在剧中一直抠牙,就是因为“零食”纤维太粗,总是卡在牙缝里

《这,就是街舞!》里还为它排演了舞台广告,迫不及待地招呼年轻人“快给我来一颗提提神”。


某电视台甚至公然在元宵晚会上介绍:这种零食让你返老还童,精神抖擞。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种在备受广告吹捧的“小零食”,其实是一级致癌物,长期食用,会导致上瘾、毁容,甚至诱发口腔癌。

这种致癌“小零食”,就是槟榔。


早在2003年,世卫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就已经把槟榔确立为一级致癌物。

槟榔中的槟榔碱与亚硝酸钠反应会形成一类致癌物N-亚硝胺。同时,长期咀嚼槟榔会造成口腔溃疡、牙龈退变、黏膜下纤维化,进而导度致口腔癌变。


但离谱的是,这种致癌物却可以堂而皇之地登上我们的电视节目,甚至成为网络综艺的赞助商,广告露出无处不在。


同为一级致癌物的香烟,尚且不能在大众传播媒介或者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户外发布广告,但槟榔却一直处在灰色地带,暗滋生长。

槟榔的线下广告泛滥,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


如今,就连在传统槟榔消费大省湖南、海南之外的很多地方,也随处可见槟榔广告。


公交车、路边的站台上的槟榔广告

我们往往每走进一家小卖部,就能看到专柜销售的槟榔。

广告鲜艳、夺目,摆在最明显的区域,招揽着新一批对槟榔痴迷、上瘾的年轻人。


用“邪恶”来形容目前槟榔各大厂家的广告宣传套路,并不为过。

——他们不仅对槟榔的危害只字不提,甚至还想打着“养生”的旗号洗白槟榔。

槟榔+咖啡、槟榔+枸杞、槟榔+石斛,把槟榔和有“养生”功效的产品搭配在一起销售,广告语美其名曰:

“有枸杞,更好一点”


“自然珍贵,枸杞之宝,添加益生菌”

一级致癌物,就这样被理所当然地包装成了养生上品,还有比这个更荒谬的事吗?

在这样的推广力度和营销环境下,会不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尝试槟榔?

答案几乎是肯定的。

第一次吃槟榔的人,往往体验并不好,但商家们有的是办法,慢慢培养你对它上瘾。

其中最“好”的营销方式,就是你每买一包槟榔,就有机会抽到“再来一包”。

有一位博主专门在市面上买回来7斤,40包槟榔,测试槟榔中奖率。

他买回来的两种槟榔里,“再来一包”的比例甚至达到了70%—80%。


如果你吃第一包槟榔的时候觉得难受,多抽中几次“再来一包”之后,就发现自己已经离不开它了。

前段时间的一则新闻,贵州一男子为了偷槟榔,一年作案21次,槟榔的上瘾程度可谓疯狂。


像槟榔这样容易成瘾的致癌物,难道不应该至少像香烟一样受到管控吗?

2019年湖南省的槟榔食品行业协会,下发了相关的文件《关于停止广告宣传的通知》,要求所有的企业马上停止槟榔的国内广告宣传。


但两年过去,相关的广告却越发泛滥成灾,可见,这份“行业协会”发布的文件,基本没有产生任何影响力。

目前,全国只有广州明确对槟榔铺天盖地的户外广告出台了禁令。

其他各个地方,无论线上线下,槟榔广告依然肆无忌惮,等待着捕获不知情的年轻人。


好奇,是很多人开始吃槟榔的起因。

“甜甜的,脸一下就涨红了,整个人有点晕晕乎乎的”, 这是一位槟榔爱好者对初尝槟榔的回忆。

听起来像醉酒一般美妙是吧?但其实,许多人的槟榔初体验都不太好,会感觉“喉咙像被人掐住一样,胸闷气短,心跳加快,非常难受。“

这么令人难受的东西,为什么这么多人在吃?

因为容易上瘾,而且戒不掉。


槟榔中的生物碱成分,能在嚼食后引发身体反应。一颗槟榔下去,五分钟之内就“提神醒脑”,持续 2~3 个小时,这样难得的刺激,让人忍不住吃完一颗再来一颗。

小小一颗黑色果子,却像毒品一样勾地人挠心抓肺,欲罢不能。

但它到底有多“毒”,只有陷进去的人才知道。

吃槟榔的恶果,来的快且猛。它不像香烟那样“温水煮青蛙”,毕竟在人们印象里,得肺癌的往往是那些几十年烟龄的老烟鬼。

而人一旦迷恋上槟榔,只需几年的时间,你的口腔就会发生明显改变,然后癌变,触目惊心。


长期嚼槟榔的人最先发生变化的是外貌。在湖南,槟榔“瘾君子”很容易辨识:因为长期嚼槟榔导致咬肌发达,腮帮越来越大,脸越来越方,太阳穴鼓起,下颚突出明显。

泛着深乌色的嘴角一咧开,露出被槟榔腐蚀的、黑黢黢的牙齿。


变丑根本不算什么,最可怕的是槟榔会逐渐击溃你的口腔。“瘾君子们”的口腔会出现灼烧感,牙齿变得极其敏感。

别提辣的、冰的这些刺激食物了,很多嚼槟榔的人就连水果都吃不了:“吃进去就牙酸,反胃,就连最软的香蕉都不行。”

武汉某音乐学院的一学生,突然有一天发现自己的嘴巴张不开了。检查后发现,因为咀嚼槟榔,他的口腔黏膜几乎全部纤维化。

小伙子拼命把嘴张到最大,却发现连一根手指都放不进去。

而他吃槟榔的时间,还不到半年。


以上都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坏的结局是口腔癌。为了保命,患者唯有“切舌割脸”,才能求得一线生机。

早在2013年,《槟榔王国中的“割脸人”》一文中就报道了槟榔痴迷者刘桑果的遭遇——

得了口腔癌的他,通过手术切掉了大部分左脸,失去了左下颌、左牙床和淋巴。因为癌症,他骨瘦如柴,萎缩的脸皮陷成拳头大小的深坑。

而他的左眼神经也在术后受到压迫,彻底瞎了。


但槟榔的诅咒并不会因为手术而停止。刘桑果在术后一年被查出癌症复发,癌细胞转移到了肺部和大脑。

即使有槟榔爱好者通过“割脸”侥幸活了下来,也毫无生活质量。那道狰狞的手术伤疤撕裂了他们的脸庞,一直延伸到胸口。

他们如同怪物一般注定被人围观,而且再也无法张大嘴巴说话和吃饭,连吐字都变得含糊。


比割脸还恐怖的,是切舌。

常德槟榔爱好者胡某某,查出舌癌后被割掉了一半舌头。医生从他的左臂取出组织来填补舌头,从此,他味觉几乎丧失,吞东西变得很困难,一张嘴便口水直流。


很多舌癌患者都需要从大腿、手臂或胸口切肉,来“补上”舌头。

有人的腿毛从舌头上长了出来,甚至还需要定期去医院修剪。

这简直是恐怖小说里才会出现的情景,光是想象一下就足够令人毛骨悚然。


在槟榔的毒性面前,医学有时甚至也无能为力。

有人一开始吃槟榔时,只是脸上出现一个小洞,后来越来越大,等到完全溃烂,半张脸都没了。


这时候,无论是割脸还是切舌都没用了,那颗曾让人如痴如醉的黑色果实,以一种残忍到变态的方式,将人彻底拉进了死亡的深渊。

一位被切除了软腭与三分之二的舌头的槟榔受害者,哭着在病床上写下了“为了全民素质,政府必须严厉打击”这句话。


但“割脸人”发出的警示,在铺天盖地的槟榔广告面前,是如此微弱无力。


截止2018年,中国已经有超过6000万人嚼食槟榔。这个数字背后,是无数骇人的惨剧。

而这个数字还在逐年上涨,因为“槟榔文化”正在渗透进更多人的生活中。

在湖南海南等槟榔盛行的地方,槟榔是“社交必备品”。两个熟人见面除了互相敬烟,还会掏出槟榔,给对方递一颗,自己嘴里塞一颗。

对于这里的人来说,“槟榔社交”无处不在:和人打招呼也好,托人办事也好,第一件事就是掏槟榔。就连街头巷尾的麻将馆靠发槟榔招揽生意。

“槟榔加烟,法力无边”、“槟榔加酒,永垂不朽”......这些顺口溜深入人心的同时,也让人们潜意识里觉得嚼槟榔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甚至是一种风尚。


在槟榔风靡之地,大街上经常“血迹斑斑”,随处可见嚼槟榔的人吐出的汁液,猩红可憎,腥臭难闻。

如今这股“风尚”,正在吹向全国各地,将饥渴的罪恶之口对准年轻人。槟榔帝国野心勃勃,搭上互联网的快车,各种赞助和广告,冲着500亿,1000亿的市值进军。


某家槟榔企业甚至在报纸上登喜报,骄傲地宣布“总终端网点逾百万个,销售覆盖城市多达415个,打破了很多人对于槟榔只有湖南人吃的认知局限。”


资本欢呼之时,没有人看见血淋淋的事实:

短短10年时间,由于长期咀嚼槟榔导致的口腔癌患者数量,在中国翻了将近20倍。

再这样继续发展下去会迎来什么后果?

印度,槟榔消耗量全球第一,居民的口腔癌发病率也就位居世界第一。

岛上小国巴布亚新几内亚,超过60%的居民嚼食槟榔,每500个人里就有一人得口腔癌。

而在我国台湾,每年有7000男性得口腔癌,死亡人数接近一半,其中90%都有嚼槟榔习惯。


台湾省劝说人们不要嚼食槟榔的宣传广告。

这些惨痛的前例,让越来越多的国家看见了槟榔泛滥的未来有多可怕。加拿大、澳洲等国禁止销售槟榔,土耳其更是直接将其认定为毒品。


反观中国,市面上仍充斥着“耐嚼不伤口”和“添加枸杞能养生”的虚假宣传。各种商店、小卖部里都在入口显眼处摆着槟榔兜售。

这些槟榔包装精美诱人,没有任何提示标识,和零食摆在一起的它们,常常让人觉得这不过是一种零食。

但这哪里是零食,是被世卫组织认定为一类致癌物的“毒品”啊!


〓 印度等国的槟榔包装上都印着令人不适的口腔癌图片,或者有“有害健康”的字样提醒消费者。

最令人细思极恐的是,同样容易上瘾且有害的香烟,未成年禁止购买,而买槟榔却不需要任何年龄资质。

于是这种被伪装成零食的一类致癌物,轻轻松松就进到了孩子们的嘴中。

我们只能眼睁睁看着我们的下一代也陷入了槟榔的诅咒中。


一个3岁小男孩一边抽烟一边吃槟榔

别说这是杞人忧天,一项对湘潭市1305名中小学生嚼食槟榔的调查显示:湘潭市中小学生中,近7成人尝试嚼食槟榔,每天都嚼食槟榔的规律嚼食者也占到了总人数的8.4%。

而且随着年级的增长,孩子们的嚼食率还呈明显的上升趋势。

多么恐怖而悲哀。

中国人用了几十年,通过无数惨剧,才看清槟榔的真面目,奈何科普永远跟不上广告营销。

槟榔整改道阻且长,也许我们作为一个普通人,唯一能做的,就是告诉身边更多的人:

别碰那颗槟榔。

参考资料:

《槟榔王国中的“割脸人”》




If you have any requirements, please contact webmaster。(如果有什么要求,请联系站长)




QQ:154298438
QQ:417480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