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homepage(回首页)
Upload pictures (上传图片)
Write articles (发文字帖)

The author:(作者)单身修行一辈子
published in(发表于) 2024/5/20 13:04:07
什么导致了医疗行业的天价医疗?!

公众号:小白大蓝鲸

进入21世纪后,在中国每年的两会上,被老百姓戏称作新三座大山的,看病就医难,上学就业难,买房住房难的问题,总是会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与腾飞,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衣,食,住,行方面与往昔已不可同日而语。当人们在衣食方面已经完全满足生活要求时,却发现看病,上学,住房成了难题。 一位时事作家曾这样写道,过去习惯了应该由国家包下来的福利和保障,渐渐变得无法确定了,政府一件件地甩包袱,百姓一件件地接包袱,如此有新三座大山之称,医疗,上学和住房。

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在中国,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都有一个不小的群体,他们有病不能及时看,该住院不能及时住院,病未痊愈便要求离开医院,生怕承担不了高昂的医疗费用。看病就医难的问题时时困扰着中国的老百姓,这是一项中国之最。


一位哈尔滨老人在医院住院60多天,花费高达550万元,但这500多万元的天价还是没能挽留住老人的生命,最终,他因抢救无效死亡。


这位老人叫翁文辉,生前是哈尔滨市一所中学的离休教师。2004年,74岁的翁文辉被诊断患上了恶性淋巴瘤。2005年5月16日,翁文辉被送进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治疗。半个月后的6月1日,翁文辉病情加重,被转入心外科重症监护室。转入ICU病房之后,翁文辉经历了一场极为不寻常的特殊治疗。翁文辉的大儿子翁强是一位商人,很有实力,父亲病倒之后,他耗费巨资,调动大量医疗资源,努力对父亲进行施救。翁文辉住进ICU的当天下午,就有来自北京朝阳医院的三名外请专家对其进行首次会诊。此后,从6月1日到8月6日,在67天里共有20多位来自北京和哈尔滨的专家在哈医大二院,对翁老先生进行了100多次会诊。除了超级会诊队伍外,翁文辉还得到了超级治疗药物享受。在60多天里,在向医院交纳139万元的医疗费用后,翁家又在医生的建议下,自行花钱买了400多万元的药品交给医院,作为抢救急用。这些药不少都是翁强从国外买来的。

可是,生命无价,命运无情。尽管得到了这些超级医疗待遇,但翁文辉的病情仍在恶化,2005年8月6日,翁文辉终因多脏器衰竭抢救无效死亡。为了家人的生命,钱在翁家人眼中似乎并不是最重要的,但是66天花费500多万元,却让家属纳闷。更让家属不能接受的是,花了天价,想不到我父亲却被治死了,这让我遗恨终生,翁强悲愤地说。悲痛之余,翁家开始冷静地看待那一张张医院的收据,甚至开始怀疑医院的治疗措施。一张收据上显示,医院曾在一天之内给病人用了106瓶盐水,共5万多毫升。葡萄糖20瓶,共1万多毫升。

66天共有3025份化验单,我手中有一叠的调查报告,但是其中只有35份是合格的。

翁家人说,7月25日和8月1日,这两天每天的输液量将近一吨。7月25日输了 78604ml,合1572.08 斤,8月1日输了69307ml,合1386.14 斤,如果是正常的人,输液也能输死,更何况一个病人,谁的心功能有这样好的?

60余天共做588次血糖分析,299次肾功能检查

60余天共做血气分析379次,化验血糖1692次

一天输血94次,60余天共输血968次,输血共计7万毫升

我这个不懂医学的人都知道,输一次血的最小单位是100毫升,输血94次即输入9400毫升血液,一名成年人的全身血液总量也只有4500毫升左右,这就相当于一天给老人全身置换血液至少两次,请问?有这种可能性吗?

人已去世,检查化验依旧照做,住院66天,医院收了88天的钱

看病贵贵在变相收费,重复收费,过度治疗等违规医疗行为上。比如,医院为了创造利润,科室为了完成任务,在他父亲身上,一天做痰培养54次,结论是1次有菌,其它53次未查获真(细)菌。同一天化验竟然出现两种结果,医生到底应该依据哪个来治疗?再比如,一天用328根吸痰管,相当于4分钟吸痰一次,对于他父亲这样插着呼吸机的危重患者来说,哪还有正常呼吸的时间?

在老人去世后三个月,翁强把此事诉诸媒体,紧接着关于天价医疗费的报道就铺天盖地而来。2005年11月下旬,中纪委等多个部门联手组成调查组,赴哈尔滨对天价医疗事件进行调查。2006年4月,天价医疗事件发生8个多月后,卫生部通报了调查结果,院方违规收费20万元,医院存在管理混乱,涂改病历,违规收费等问题,相关责任人和部门给予相应的撤职,记过,写检查等处分。关于当初媒体热炒的一天注射100多瓶盐水,输94次血等内容,有关方面的解释是,这些是用来血液滤过和透析的,是合理的,另外400多万元的费用是患者个人自己买药和请专家的花费。

翁强表示,媒体只把眼睛盯在阿拉伯数字上,无疑是忽略了这些数字背后掩藏的罪恶真相。我认为,媒体有责任和义务引导公众通过反思这起事件,来关注医德遗风建设,医疗体制改革,推动有关部门加强整改,并最终让百姓走出看病贵的怪圈。翁强说,如果我父亲的死能够为推动医疗体制改革起到一点点作用,我所有的付出都值了。很显然,这种改变没有发生!

哈尔滨天价医药案成为2005年中国影响最大的医疗案,而这起天价医药案并非极端个案,在全国也不是绝无仅有的。


2005年12月,在此案还悬而未决时,发生在深圳市人民医院的天价药费事件也浮出水面。深圳一患者住院119天,医院账面显示住院费用高达90余万元,自费购药达23万元,如果算上其他费用,总共花费达120万元。甚至在病人已去世后,医院仍打出费用账单共15184.72元,最终查出,该医院多收了患者10万元。

面对天价医药费,那些有钱人举巨资都不能治好患者的病,甭说对于普通的老百姓了,面对这样的天价,也许只有等死的份了。俗话说久病成良医,在全国一些地方,不幸的就医遭遇已经逼出了不少自卫型患者,他们或大闹医院或熟读医书或亲自记录诊疗过程,以防被骗,被宰。在江苏省无锡市,自称被逼成半个骨科专家的60岁老人邹建中写下了18万字的《看病记录》,并据此为医疗事故中死去的母亲申了冤。

看病难,看病贵的怨气,积蓄已久,那些典型的医疗事件将民众的这一情绪点燃引爆。在那些已经具备标志意义的医疗事件中,掀开的是中国医疗体系中一些无法自圆其说的弊端。在多数人的印象中,那些事件正是黑心医院榨取无辜病患的集中反映,以此为典型,反观中国医疗业之全局,真是悲从中来。


同病不同价,能差300倍,问诊不细致,上来就化验,程序不规范,盲目开处方,不问诊开药,属违规行为,狂草写处方,中西药同开,治普通感冒,问诊多科室,导诊不完善,找医生费劲,医药品价格,多高于药店,医院化验单,各家不互认,节假日看病,比平时更难。

在21世纪前十年间,中国医疗行业还出现了乱检查,乱收费,见死不救,小病大治,看病受气,收受红包,医托,号贩子,假药,药价屡降不下等各种医卫怪状。尤其是在药品流通领域内毒药,药祸不断,奥美定,齐二药,欣弗,佰易,完达山刺五加注射液等公共用药安全事件引起的恶劣影响,让公众越来越怀疑医药系统的安全性。那些医疗顺口溜和医卫怪状是中国老百姓害怕生病就医的真实写照,形象地反映出了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酸楚,也揭示出中国医疗界普遍存在的弊端。

2003年,卫生部公布的第三次全国卫生服务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约有48.9%的居民有病不就医,29.6%的居民应住院不住院,城市低收入人口中无医疗保障的比例高达76%。看病贵,看病难已让不少人放弃了健康这一基本需求。

造成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原因是相当复杂的,有分析指出,这些原因主要包括,中国医疗资源人均水平低,配置不均衡,难以满足群众需要。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多数群众靠自费就医。医疗费用上涨速度超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公立医疗机构运行机制不合理,公益性质淡化。药品和医用器材生产流通秩序混乱。政府卫生投入不足,投入比重逐年下降。卫生部门监管不力。医药界存在腐败以及医德败坏行为,综合这些原因,有人认为导致中国百姓看病贵,看病难的根本原因是医疗体制问题。

医疗卫生事业具有公益属性,基本的卫生保健和医疗服务只能由政府提供,而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的医疗行业进行了一场深刻的市场化改革之路。由于国家公共投入不足,又没有及时建立起有利于医疗改革与发展的筹资机制,从而使医院生存环境恶化,加上政府监管缺位,导致医院的公益属性与市场化生存方式发生严重分裂,医疗机构陷入无序竞争状态。

医院为了生存,发展,纷纷各寻出路,多数都采取以药养医的策略,从药品和诊疗中获得适当利润以维持正常运营。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医院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把患者看作利润的来源,看病越来越贵。之后,医院的公益性逐步减弱,老百姓,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强烈凸显出来,甚至有些失控。医疗行业市场化,财政补贴不到位,监督机制不健全,并且对民间资本设置诸多障碍,这些都导致医疗费用超常快速增长,也致使药品生产,医院治疗等环节存在漏洞,进而导致医疗保障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医疗行业的种种怪状促使中国的医疗体制到了不改不行的时候了。

2005年7月,有研究认为,目前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基本上是不成功的。研究指出,一些改革思路和做法,都存在很大问题,其消极后果主要表现为医疗服务的公平性下降和卫生投入的宏观效率低下,同时认为现行医疗卫生体制出现的商业化,市场化倾向违背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基本规律。

2007年7月,中国在79个城市启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专家分析认为,解决百姓看病贵,看病难的治本之策就是实行全民医保。

2008年10月,经过多年酝酿之后,新一轮中国医改方案公布征求意见,方案的核心是维护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的公益性质,公众基本用药将由国家统一定价,然而问题解决了吗?

健康权是一项基本人权,世界各国都把维护公民健康作为政府的重要职责。让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这是中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目标。一个人的生命价值不能用金钱来衡量。在哈尔滨天价医药费事件中,死者儿子翁强觉得,天价医药事件绝对不仅仅是几个阿拉伯数字的问题,如果我父亲的死能够为推动医疗体制改革起到一点点作用,那我所有的付出都值了。而医疗卫生改革又是一道世界性难题,也是社会政策的珠穆朗玛峰,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模式,不同的模式有不同的特点,似乎没有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在21世纪之前十年间,中国医疗卫生行业一直都在经历着一场痛苦而又值得期待的变革。

一位时事作家曾这样写道,过去习惯了应该由国家包下来的福利和保障,渐渐变得无法确定了,政府一件件地甩包袱,百姓一件件地接包袱,如此有新三座大山之称,医疗,上学和住房。

自鸦片战争以来,为了改变国家的境遇和命运,前赴后继,不懈探索,这些探索由于没有科学的理论,正确的道路和可以依靠的社会力量,最终都先后失败了。

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旧的制度推翻了,中国向何处去?中国人苦苦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君主立宪制,复辟帝制,议会制,多党制,总统制都想过了,试过了,结果都行不通,最后,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没有错,但是一部分人利用非法手段获得不当利益,不符合市场经济原则,更是不道德,甚至违法乱纪的行为。和谐社会应该包括和谐医院。医患关系紧张,矛盾突出的原因是复杂的,看病难和看病贵又进一步加剧了矛盾,而且目前还看不到矛盾缓和好转的迹象,这对全社会都是严峻的考验。在社会激烈转型期,传统的平衡被打破,新的平衡还没有完成建立前,用专门成立医疗建设者这样一个制度来应对不断出现的医疗纠纷问题,这无疑是一件好事,个中原因,不言而喻。

随着近些年日益突出的医患矛盾,医疗纠纷不断发生,甚至产生了许多医疗资本家。这些人手眼通天神出鬼没,底层人民担心受怕,医院设施不知疲倦的反复印钞,医院俨然成为了是非之地,不再是神圣的地方了。那么,为了保卫患者和人民的财产不受损害,各路人马都在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在处理纠纷时,实行了综合治理的方法,就是红道,白道,黑道,齐抓共管。

但由于利益化的趋势,特别是有些医生及家属道德底线崩溃,甚至在法律界有个别律师,千方百计的从鸡蛋里挑骨头,专门对付患者,唆使医院去扩大事态,逼迫患者犯罪,最终置患者于死地,有的城市,还有专门对付患者的组织机构,形成向患者施压的特殊现象。

如今的患者,俨然已经成为了一部分人眼中的唐僧肉,谁都想吃?而许多患者不堪其扰,为了息事宁人,也大多选择忍气吞声,花钱消灾的做法。医疗建设者就是要改变这种现象,医疗建设者就是要为人类正义而战,医疗建设者,愿意给一切的医疗维权者,医疗受害者,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一个不幸的人,一个饥寒交迫而又善良高贵的人,一个用真理撬动整个世界的人,一个至今无法超越的正义存在。命运像这样子张牙舞爪,狂妄乖戾,折磨和嘲笑着一个不幸者的灵魂。然而,最终却在他的面前束手就擒,即使命运肆无忌惮,不可一世,挟裹着无处不在的疾病,贫穷,孤独,苦寂,甚至是给他致命一击,都无法阻止正义对于公平的渴望,他们力挽狂澜,紧紧扼住命运的咽喉,试图改变整个黑暗的世界,这个时候,你必然要问,他们是谁?他们来自哪里?他们要往何处?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医疗建设者,什么是医疗建设者?那是太阳从东方升起的时刻!

我不觉得以卵击石是毫无意义的,石头再坚硬,也是死物,而鸡蛋再脆弱,早晚也会孕育出新的生命。

即使面前等待我的是无数次的失败,我也一定会坚定不移地走下去,直到胜利为止!

(END)



If you have any requirements, please contact webmaster。(如果有什么要求,请联系站长)




QQ:154298438
QQ:417480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