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homepage(回首页)
Upload pictures (上传图片)
Write articles (发文字帖)

The author:(作者)dongta23
published in(发表于) 2024/6/26 16:24:08
中国刚开启“通缩繁荣”时代

原创 古尧 FT中文网


“通缩繁荣”根源是全球化和创新,西方全球化进程改变结束近半个世纪“通缩繁荣”进程;中国则仍棋处中局,结构性繁荣仍将超越周期繁荣。

文丨独立经济学人 古尧

我嗅到了“通缩繁荣”的芬芳。

“通缩繁荣”是长期视角下对经济发展时代特征的描述,意指利率持续下行下经济延续较长时期的持续繁荣;由于经济长期繁荣带来的增长动力持续积累,通货紧缩环境下经济增长速度的上限可达到相当的高度,即存在很高的周期高点。

1. 何谓“通缩繁荣”

作为超越周期的经济学解释,由于实践中短期商业价值不显著及历史数据的不完整,“通缩繁荣”显然不是当代经济学“显学”,该说法通常分布于西方经济学的各类经典著作中。综合各类“通缩繁荣”解释,该学说实际上属于货币经济学范畴,是货币流通学说在全球化和创新浪潮时代的一个经济学推论:全球化和创新双演绎时期,竞争和生产率的快速提高,使得产品价格难以提高,货币和通胀之间的联系弱化,在不引起通胀情况下央行有持续采取货币宽松政策的倾向,导致的必然结果是货币流通规模(MV)的快速提升,从而商品和服务量(Q)的快速增长,即较高的实际经济增长;显然,“通缩繁荣”在带来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必然会带来持续资产通胀,即资产泡沫的长期化。

按“通缩繁荣”学说的解释,“通缩繁荣”是一个好时代:物价平稳、经济繁荣。但是由于资产价格持续膨胀带来的资产泡沫长期化,生活可能并不轻松;“通缩繁荣”发生的时代背景是全球化发展和创新浪潮的双快成长。西方经济历史上的三个时期——1700-1720、1800-1913、1970-2010,通常被认为是“通缩繁荣”时期。从这三个时期差异巨大的持续时长看,显然“通缩繁荣”不是一种经济周期;第一个“通缩繁荣”显然是地理大发现后的殖民全面扩张初起之时,欧洲在工业革命初期的短暂和平发展窗口期;第二个“通缩繁荣”正是西方殖民扩张全盛时期;第三个“通缩繁荣”则是后殖民时代的全球化快速发展期,其中“重头戏”显然是中国的融入世界。这三个时期,西方世界的利率运行整体上都呈现了持续下行趋势,中间尽管受经济周期影响有波动;经济的巨大进步和资产价格水准的显著提升,更是显见的。

2. 西方“通缩繁荣”时代近尾声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使得经济“脱钩”论在西方世界兴起。西方经济至今未完全走出2008危机的影响,西方世界在对2008金融危机的反思中,认为全球化的利益分布更有利于发展中国家,西方世界仅是资本受益,广大劳工则要承受工作机会流失和收益下降的代价;“逆全球化”在西方某些国家不仅是思潮,更是一种政治实践。近年来“供应链稳定”、“友岸外包”等新名词和新政策实践的屡屡出现,实际上反映了西方世界对危机前全球化快速发展态势的“踩刹车”行为。除非科技进步带来的创新发展能够消除全球化放缓的影响,否则西方世界在全球化放缓后必然带来通胀水平的持续提升。

以英国“脱欧”和美国特朗普上台后的美国中心主义兴起为标志,2010年后西方世界全球化进程发生了实质性改变。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西方部分经济体进入了“负利率”状态,市场普遍认为西方世界将进入持续的低利率甚至负利率时代。但全球化进程的改变,快速消除了西方经济体普遍的“零利率”状态,这意味着西方世界的“通缩繁荣”时代被人为改变。尽管有着AI技术、机器人技术的伟大科技革命进步,上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革命带来的创新浪潮还能延续,但欠缺了全球化,“通缩繁荣”终将终结,何况信息技术带来的科技创新浪潮是带有高度不确定性的。按照熊彼特的“五新”创新理论(新产品、新方法、新市场、新原料、新组织),当前的AI技术发展,在可预见将来,只会带来“新方法”方面的创新;这与“新经济”时代初起时信息技术带来“五新”全面创新浪潮,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3. 中国的“通缩繁荣”时代刚开启

“通缩繁荣”的核心是利率水平的下降,衡量市场利率水准的最为公认的核心基准是公债收益率,当前市场较为一致认可的是10年国债的到期收益率水平。从西方世界看,主要经济体公债收益率水平在第三个“通缩繁荣”期都经历了持续的下行。从中国对应的公债收益率变化看,直到2020年之前,长期视角的中国公债收益率水平一直运行平稳,10年国债收益率水平长期以来持续运行在(3.0,4.0)之间,除了受周期波动影响的个别时期外。从中外主要经济体利率变化的趋势看,基于国际经济运行环境变化,疫情只是加速了中外间利率变动的分化:2020年后,西方经济利率上行,中国利率则延续了下降态势。

尽管西方世界某些经济体对中国进一步融入世界采取了阻碍措施,但中国对外开放发展下经济全球化进程不变,如努力将BRI倡议落实到实处,甚至对西方世界单边开放等。全球化和创新延续双进步的结果,是国内经济运行将继续演绎“宏观稳、微观差”的经济组合表现——更多的微观经济运行主体感受到日益紧张的经济竞争压力、经营境况分化,同时宏观经济运行却稳定。由于微观经营主体竞争压力上升,物价自然也难上涨,通胀稳定甚至持续低迷,从而导致货币宽松环境的持续,随时间延长利率的传统平衡运行区间将被打破,市场将逐渐认识到利率水平的持续下行趋势,最终将带来各类资产价格估值基准的抬升。一言蔽之,经济将难中趋增,资产上涨步伐仍将坚定。

“通缩繁荣”时代,结构性繁荣将取代周期繁荣。对资本市场上的金融投资人来说,需要对以通胀为核心的周期思维作出根本性改变,只有树立以“利率”为核心的结构性思维,才是适应新形势下时代发展的新投资视角。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责任编辑 徐瑾 jin.xu@ftchinese.com

图片来源 Getty Images



If you have any requirements, please contact webmaster。(如果有什么要求,请联系站长)




QQ:154298438
QQ:417480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