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homepage(回首页)
Upload pictures (上传图片)
Write articles (发文字帖)

The author:(作者)蓝黑客
published in(发表于) 2025/4/12 23:48:08
这波关税大战,我们会被孤立吗?


原创 思听实验 三个老爸实验室

如果全世界都跟老美不加关税,只有中国是高关税,我们是不是被世界排除出去了?

很多人可能会有这个疑虑,其实是用中国的情况去推导全世界了。

这个世界上一个全产业链国家是谁?

美国。

中间的那些国家,不管是德国日本,还是韩国新加坡,或者东南亚或者印度,不同国家都只有部分产业链,没有能干全产业链。

为什么?

因为从一开始就没有,也没想过去拥有,更没有能力去拥有全产业链。

我们从建国开始,在苏联的帮助下,把大的工业门类建起来,并不是就完成了全产业链,

之后花了几十年时间,一直在干一件事,教育扫盲+培养产业工人和工程师。扫盲是普惠性质的,在能力范围内让尽量多的人有基本的认知能力,让愿意学习的能够有基础的自学能力,而培养工人和工程师因为各个行业都有一定基础,所以人才是多样性的,在生产时间中逐步培养的。

我们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之后,虽然那会比较粗糙,但是一直在修炼内力

正是这几十年内力,让我们改开之后,能够迅速消化吸收新的东西。加入WTO并不是谁的施舍,而是因为全球就这么一个国家可以承接这么大规模的产业转移,这是双向奔赴,是美元霸权必然的选择,一定程度上来说,石油和中国制造是美元霸权的两大基石。这是双方都有需求,并不是单方面的恩惠。

比如印度根本没有改开一说,他们从一开始就是放开的状态,这么多年了,为什么他没有成为中国,为什么没有把产业链转移给他?

如果按照只要想转移产业链就能转移的标准,理论上他应该从1947年独立的时候就开始飞速发展,70多年过去了,建国的时候比我们工业GDP还高的印度,建成功全产业链了么?印度的人口是跟中国一个级别的,为啥他没成功?

区别就是扫盲和坚持不懈的工业化,印度看上去14亿人,实际上只有1亿人。剩下13亿在现代社会并不能发挥能量。

而其他国家,比如日本吧,为什么走到今天这个地步?因为他天生畸形,一亿多人,一个小岛,他不需要建成全产业链,只需要重点几个产业厉害就够舒服的了,更重要的是他也没有能力全产业链都牛逼,因为人口和市场支撑不了他干所有工业。

你要把某个工业门类干成功,一定要国内有充足的需求才能充分发展,这就是日本的问题,他没有这么大市场去拉动所有产业都达到一定水准,达不到一定规模,就没有利润支撑他研发和降成本,那就没有意义,注定会被别的国家靠错位竞争淘汰没有优势的产业,没有中国之前,韩国也可以通过错位竞争在很多领域打败日本。

这个世界,目前来看,没有任何单个国家有中国的条件建立全产业链。欧盟如果整合成一个国家有这个潜力,但是一方面欧盟建不成统一的国家,另一方面欧盟和美国同样面临一个情况,那就是人才断档,他们即使有潜力,也要至少花二三十年一点一滴的重新去培养人才。

但是他们能花二三十年去做这种整整要苦一到两代人的事儿么?

其实就算今天的中国,人才断档了,也没那个心力一点一滴的重新花二三十年培养人才。

因为人性是懒的。

过惯了舒服日子只会想尽办法延续舒服日子,最终温水煮青蛙。

而且他们缺少一个关键灵魂,就是坚定不移执行政策的执政党。

这些条件都不具备,就是做不到,这就是历史周期律,只有跌入谷底才会痛定思痛,没有跌入谷底前总想着取巧,最终只能一步步先滑坡。

为什么这个话题要聊全产业链?

因为全产业链的优势不只是降低成本,当然在降低成本方面非常强大。现在的中国,你想做一个产品很快能够凑齐所有的零部件搞出来,你换个国家根本做不到,在其他国家会大大增加产品研发和制造的成本。

除了成本,还有人才,因为你有全产业链,各行各业什么人都有,你有想法就能找到很多对应的人,即使可能某个行业跟全球最强的国家还有差距,但是你的起点不会差太远。想搞,投入资源会快速搞出来,这样技术迭代就非常快。

全产业链还带来了各种配套的齐全,因为需求太大了,做什么都能整出一定的规模,就说工业血液的电力,你换个国家,通电都可能费尽心思,你在中国根本就不需要你费心,想要立马给你拉过来。

种种情况叠加,造就的的优势最终都会指向产品力,无论是价格还是质量都会有巨大优势。

你转移到其他国家有这个优势吗?

那么问题来了,全世界就联合起来不买你的产品了,怎么办?

真要达到这个程度确实会有点麻烦。

那么代价呢?

咱就不提中国不但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出口国,还是世界第二大的进口国,我们2024年进口是2.56万亿美元,美国是3.17万亿美元。你不跟中国玩了,你们国家出口给中国的产业怎么办?哪个国家能弥补这个空缺?

而情况不止于此,全世界都觉得中国制造在赚全球的钱,实际上没人提中国制造正在帮全球压通胀。在这个疯狂衰退的时代,中国制造是世界通胀的压舱石。

比如你美国不买中国制造,那就要考虑买其他国家的,那么我问你,同样的一个东西,你买中国的2000,买德国的2万,你成本能挺得住么?你通胀压得住么?


在大部分东西用中国制造的情况下,某一部分行业用点贵的,影响不大,可以干下去。

但是如果你所有东西都不用中国制造,直接脱钩,可不是加145%这么简单,说不不定直接涨价1450%。

这个世界是唯物的,没有几个国家能承受长时间大通胀就为了培养自己产业链,因为人都是短视的,你让懂王告诉他的红脖子支持者们,为了国家,我们物价要普涨200%,产品质量还要下降,你看红脖子答应不答应?何况不止根本不止200%。

在这种情况下,退一万步讲,假设全球所有国家真的达成一致,必然会出现一个结果,率先偷偷用中国制造贴牌卖的国家赚到最多的钱,那这个联盟就直接名存实亡了,坚持不这么干的国家,等着民众上街吧。

这个世界是物质的,没货,活不下去。

所以根本不用担心其他国家跪不跪,我们只要让他们认识到代价是什么就行。

那我们自己呢?

做对的事情,改善分配,保持人才培养,完善产业链,做好自己的事情,外贸肯定需要调整,不可能什么代价都不付出就达到自己的目的。

让愿意跟中国走的国家得到更好的发展,不愿意跟中国走的也不强求,承担代价就行了。

一个全新的全球体系建立肯定是有一部分人受损的,这是必经的过程。

外部压力肯定有,但是外部压力也恰恰是统一思想的重要动力,内耗才是最危险的,统一思想是成功的必要基础,比如这次我们的反制,外媒几乎没有提前收到信息的,说明,内部这次已经统一了思想。

战国时期,有合纵连横,但是,合纵是山东六国没法子的办法,根本长久不了。而执行连横的秦国其实并不在乎六国都跟自己好,秦国的国策也不是连横,而是做好自己的事情,至于连横,只要跟着形势进行拉踩的政策而已。

当然,如果老美说,我就决定了,苦一苦一两代人重建产业体系,那我一定拍手说一句,这才是人类灯塔,但是他能么?





If you have any requirements, please contact webmaster。(如果有什么要求,请联系站长)




QQ:154298438
QQ:417480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