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homepage(回首页)
Upload pictures (上传图片)
Write articles (发文字帖)

The author:(作者)我来也
published in(发表于) 2025/7/21 20:11:03
印度主持人骂西藏水电站浪费?1.2 万亿花得值不值,轮不到你来说

原创 火器 火器控

近日,印度媒体有关中国在西藏建设水电站的报道引发关注,尤其是印度主持人称中国投资 1.2 万亿建设水电站 “非常浪费” 的言论,实在令人费解。雅鲁藏布江流域的水电开发,是基于自然禀赋、生态保护与区域发展的科学决策,更是一件利国利民、惠及周边的好事。将其污蔑为 “浪费”,不仅缺乏基本的科学认知,更忽视了这一工程的多重价值。


从自然条件来看,雅鲁藏布江的水电开发具备先天优势,绝非 “盲目投入”。作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河之一,雅鲁藏布江流经青藏高原时形成巨大落差,仅干流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就超过 8000 万千瓦,水能资源蕴藏量极为丰富。这种由地质构造造就的天然优势,让这里成为全球少有的优质水电基地。在能源结构转型的大背景下,开发清洁的水电资源,既能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又能为经济发展提供稳定动力,是顺应时代趋势的选择。印度主持人所谓的 “浪费”,本质上是对水能资源价值的无视 —— 将大自然赋予的宝贵资源闲置,才是真正的浪费;通过科学开发转化为绿色能源,恰恰是对资源的合理利用。

更重要的是,中国在水电开发中始终坚守 “生态优先” 原则,所谓 “破坏环境” 的担忧毫无根据。在工程启动前,相关部门已开展了长达数十年的生态勘察与论证,组织数百名专家对流域生态系统进行全面评估,形成了涵盖植被保护、野生动物迁徙、水土保持等多方面的保护方案。施工过程中,所有项目都严格遵循 “最小干预” 原则:避开核心生态保护区,采用隧道式引水减少地表开挖;建立鱼类增殖放流站,保障水生生物多样性;对施工区域实行 “先恢复后验收” 制度,确保工程结束后生态环境能逐步恢复原貌。此外,当地还同步推进生态补偿机制,将部分发电收益用于流域生态修复,形成 “开发 - 保护 - 反哺” 的良性循环。这些措施远高于国际水电开发的生态保护标准,充分证明中国对环境的重视程度。印度主持人在未了解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就断言 “破坏环境”,显然是主观臆断。


从现实价值来看,水电站建成后将发挥显著的防洪减灾与资源调配作用,直接惠及包括下游在内的广大区域。雅鲁藏布江流域受季风气候影响,雨季水量暴涨易引发洪水,旱季则水量锐减导致干旱,给沿岸民生带来困扰。水电站建成后,可通过 “雨季蓄洪、旱期放水” 的调节功能,有效缓解这一矛盾:汛期时拦截超额水量,降低下游洪水风险;旱期时释放储备水源,保障农业灌溉与居民用水。这种调控能力不仅能保护中国境内的沿岸地区,对下游国家同样意义重大。历史上,雅鲁藏布江下游曾多次因洪水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水电站的调节作用将大幅降低这类灾害的发生概率。仅从防洪减灾的长远效益来看,这项工程就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何来 “浪费” 可言?

在能源供应与经济发展层面,水电站的贡献更是 “看得见、摸得着”。西藏地区虽然能源资源丰富,但长期面临电力供应不足的问题,部分偏远地区仍依赖柴油发电,既成本高昂又污染环境。水电站建成后,每年可提供数千亿千瓦时的清洁电力,不仅能满足当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需求,还可通过 “西电东送” 通道支援中东部地区,助力全国能源结构转型。同时,电力保障将吸引更多绿色产业落地西藏,带动旅游业、特色农牧业等产业升级,为当地创造大量就业岗位。对于周边国家而言,清洁电力的输入也将为其工业化进程提供绿色动力,减少碳排放带来的环境压力。这种 “以电促发展、以发展惠民生” 的效应,是对 “浪费” 论最有力的反驳。

印度主持人的言论,是对工程缺乏了解,是受到误导,但无论出于何种原因,将一项兼顾生态、经济与民生的工程称为 “浪费”,都是站不住脚的。

(END)



If you have any requirements, please contact webmaster。(如果有什么要求,请联系站长)




QQ:154298438
QQ:417480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