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homepage(回首页)
Upload pictures (上传图片)
Write articles (发文字帖)

The author:(作者)qq
published in(发表于) 2025/9/15 21:31:13
影响数千万人的劳务派遣,终于被整顿了


2025年09月09日 21:10 重庆

以下文章来源于智谷趋势Trend ,作者我要吃饭

智谷趋势Trend

新中产的首席财富顾问


国家出手。

作者:我要吃饭

来源:智谷趋势Trend(ID:yuanfangguanchaju)


前段时间,人社部联合五部门发文,要对所有劳务派遣的公司进行大检查,不符合规范的,将被整改甚至吊销许可证。

消息一出后,全网就一片叫好。

天下苦劳务派遣久矣。 表面上是A公司的员工,实际上是受B公司管,明明和正式工干的是一样的活,拿的却是打折的工资,缺少福利保障,也看不到晋升渠道。

然而这种用工模式并非个例,反而遍地都是,珠三角3c电子工厂中,三分之一的工人都是劳务派遣工,而在内蒙古,山西等传统工业大省,劳务派遣工的比例甚至占到了八成。

据估算,目前全国有大约3000万人是劳务派遣工。

可以理解,劳务派遣的初衷是为了解决就业难题,上个世纪90年代,国企改革大潮下,大批职工下岗,为了让这些人有活可干,能养家糊口,劳务派遣作为一种“临时解法”被引进并推广开来。

只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制度逐渐变了味。

不少企业发现,只要把劳动外包出去,就能“合法”避缴社保、压低工资,有位老板算了笔账:正式工月薪5000,加上五险一金,1.6万的年终奖,一年的成本是10万块。

但换成劳务派遣工,月薪3000,社保和年终奖统统省掉,再给派遣公司2万,一年下来只需要5.6万。

原本只能招一个人的钱,现在可以招2个人,甚至风险也随之转移。

上海海事法院曾经公开过一个案例:

一名派遣员工在工作中受伤,后遗症相当于道路交通事故八级伤残,结果用工单位却以“与该员工不存在劳动合同关系”为由,拒绝承担赔偿责任。

由于中国劳动力长期供大于求,优质岗位稀缺,企业在用工关系中占据主导地位,于是,原本作为临时性、补充性的劳务派遣模式,被许多企业当作长期用工的“常规武器”。

然而,这种“节省”背后,牺牲的是劳动者的收入与保障。

时间一长,不仅挫伤了劳动者的积极性,也削弱了他们的消费能力。

而消费疲软,反过来又会导致市场需求萎缩,进而影响整个产业链的升级。

其实,劳务派遣制度本身并非不可用,关键是要回归其原本的定位——

作为一种应急、临时的用工补充,而不应成为企业长期依赖的手段。

真正的产业升级,不应该局限于流水线的更新、技术参数的提高,而是要让每个劳动者,都能在时代浪潮中体面转身。




If you have any requirements, please contact webmaster。(如果有什么要求,请联系站长)




QQ:154298438
QQ:417480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