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homepage(回首页) Upload pictures (上传图片) Write articles (发文字帖)
The author:(作者)aaapublished in(发表于) 2014/8/21 8:10:55 人民日报客户端-习近平对邓小平的六个评价-邓小平
千呼万唤始出来。
虽然没有在8月22日的邓小平诞辰当天召开纪念座谈会,但中央政治局常委悉数出席、习近平作重要讲话的规格,还是一如人们的预料。
没错,“重要讲话”。习近平在将近1万字的讲话中回顾了邓小平同志一生的丰功伟绩,总结了邓小平同志为我国革命、建设、改革作出的卓越贡献。更为精彩的是,习近平用了5000多字的篇幅,讲了6点“我们要纪念邓小平什么”的问题。“信念坚定、热爱人民、实事求是、开拓创新、战略思维、坦荡无私”,是习近平对邓小平的六个评价,也是要求全党向邓小平学习的品质。
六个词看起来平淡无奇,但是,没有一句不是对应当下的。
其一,谈理想信念。习近平在许多不同场合谈这个问题——在广东视察谈“中国路”、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在中央纪委全会上、在河北参加民主生活会时、在北大与师生座谈,他都曾谈到理想信念,“没了理想信念,就会精神上缺钙”,是他常用的论述。看看这些场合,就能看到习近平对“信念”重要性之认识:信念作用于改革,作用于党员干部,作用于祖国的青年一代;失去信念,就可能走向贪与庸。而在这一段中,习近平还将理想信念,提升到了十八大中那个著名的“三个自信”的高度——有了理想信念,才能真正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其二,谈“人民情怀”。除了引用那句著名的“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之外,习近平接下来的三个论述,更使这个评价富含深意:首先,是引用邓小平的原话“如果哪个党组织严重脱离群众而不能坚决改正……就一定要失败,就会被人民抛弃”;其次,是“邓小平同志孜孜以求的是增进人民福祉”;第三,则是“从人民创造历史的活动中吸取思想营养和前进力量”。
三个论述,有立场,有目标,有方法。第一个引用,很自然使我们想到开展了一年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二个,则呼应“人民群众的期盼,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中国梦论述;第三个,则是在改革中尊重群众首创精神,为改革提供方法论。
而“实事求是”与“开拓创新”,是对邓小平的评价,更是对邓小平开创的道路和方法的继承。实事求是是在实践中不断摸索的改革方法,开拓创新则是冲破固有藩篱的政治勇气。前者实际上就是“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后者,习近平则用“尊重地方、基层、群众首创精神,果断作出决策,把开拓创新作为一种常态”,“敢破敢立、敢闯敢试,义无反顾把改革开放不断向前推进”来概括。
第五点,和对邓小平的评价中加入“世界”的坐标类似,“战略思维”,就是把中国放入世界和人类的范畴来看,从全局的、战略的角度看待世界形势,以及做出独立自主的决策。
第六点,“坦荡无私”,是评价邓小平的人格,更是从邓小平出发,给全党的作风提要求。
习近平首先引用了邓说过的“谁叫你当共产党人呢,既然当了,就不能够做官,不能够有私心杂念,不能够有别的选择”——这呼应了习近平上任以来对干部的一贯要求,首先就是“党员干部”与“官”的身份体认,这种体认中已经暗含了立场和态度,是作风建设的首要任务;之后,习近平又评价邓小平“一贯反对特权、反对腐败”,这自然使人联想到当下的反腐斗争。
可以看出,六点评价也好,六点“学习”也好,没有一句是“空对空”的纪念和凭吊。当习近平评价邓小平的时候,他实际上是在谈今天的改革,谈今天我们要怎么做。
这也就能明白,习近平在讲话的最后引用邓小平提出的一个“语重心长”和一个“嘱托全党”:
“语重心长”的,是重温邓小平对社会主义“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最后达到共同富裕”的本质论述,牢记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长远目标;
“嘱托全党”的,则是“我们要埋头苦干,我们肩膀上的担子重,责任大”,不仅因为时间紧迫、任务繁重而嘱托,更因其中所需的担当精神而嘱托。
纪念一个人,最好的方式莫过于继承其精神,践行其理念,秉持其道路。这条道路,是中国革命和中国改革的共同遗产和传统,更是肩负中华民族未来和中国人民前途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空谈终将误国,唯有实干兴邦。
转载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