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homepage(回首页)
Upload pictures (上传图片)
Write articles (发文字帖)

The author:(作者)aaa
published in(发表于) 2014/10/24 12:43:54
专家-四中全会将成国家现代化历史上的里程碑-依法治国

专家:四中全会将成国家现代化历史上的里程碑|依法治国|十八届四中全会_新闻资讯

  《新闻1+1》2014年10月23日完成台本——法治:治人 治己 治国家


  (节目导视)


  解说:


  一个目标、五个体系、六大任务,十八届四中全会会议公报今日发布。


  ( 插播公告)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解说:


  立法先行,依宪治国,全会通过决定,回应公众期待!


  市民1:


  我希望老百姓能够更加的相信法律。


  市民2:


  主要关注信访这块。


  市民3:


  我最关注要严格执法。


  解说: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新闻1+1》今日关注:法制:治人 治己 治国家。


  评论员 白岩松: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收看正在直播的《新闻1+1》。


  今天十八届四中全会闭幕,很多人自然会目前觉得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条新闻。但是表达各有不同,今天下午我就注意到,有很多网友,甚至是网站上的带有某种新闻性的,包括身边的人都预测说,今天晚上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将比平常长出10到15分钟。其实这种说法里头透露着一种对今天闭幕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这种高度的重视。但是我们看看《新闻联播》到底是什么时候结束的呢?


  (插播《新闻联播》)


  主持人:


  观众朋友,今天的《新闻联播》节目播送完了,感谢您的收看。


  获取新闻咨询您还可以关注我们央视新闻的微博、微信和客户端,再见。


  白岩松:


  出乎很多人的预料,其实今天的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是半个小时准时结束的。但这是否意味着十八届四中全会闭幕的这条消息就不是特别重要呢?恰恰不是。今天十八届四中全会的这条新闻在整个半个小时的《新闻联播》当中占了将近22分钟的时间。我个人的感受,它不仅仅是今天最重要的新闻,甚至从历史进程的角度来看,它是今年中国最重要的一条新闻。这种重要性也许再隔20年回头看的时候,就会更加的清晰,就像二三十年后我们回头看去年闭幕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一样。因为他们都开启了一个全新中国、现代中国和法制中国的新的一个大幕。


  解说:


  今天下午三点,人民大会堂,举国关注的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在进行了四天的会议后,举行了闭幕会。下午17:54分,人民网、新华网等各大新闻网站,以最快的速度,开始陆续发布四中全会会议公报的相关内容。


  在人事方面,会议公报称:全会按照党章规定,决定递补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马建堂、王作安、毛万春为中央委员会委员。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李东生、蒋洁敏、王永春、李春城、万庆良严重违纪问题的审查报告;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杨金山严重违纪问题的审查报告。


  当然,最令公众关注的,还是全会一致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插播播报)


  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解说:


  还是以最快速度,媒体很快将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提炼出了“一个目标、五个体系、六大任务”的主题,向公众进行传播。公报中,不仅把“法”作为了治国之重器,更把一个“良法”作为善治之前提。公报提出,要“立法先行,提高立法质量”,对于现有的法,更是要实行“改废释并举”。


  媒体报道、网络讨论,微信研讨,还有专家与网友互动,这四天,不管是媒体还是公众,都在以自己的角度,持续关注着四中全会究竟绘制出一幅什么样的“法治中国”的路线图。


  市民1:


  一来的话就问,说有没有关于四中全会开会的报纸,上面登的哪个有没有,有的没有的话,他说你哪个上面有你就拿哪个上面有的,翻一下给他就可以了。


  市民2:


  观众的一个焦点,就是期待司法体制改革和纪检检查体制改革方面能够出台一揽子的改革的措施和举措。


  市民3:


  主要关注信访这块,然后能够在国家相关制度出台这方面对信访的程序和具体的相关法规要求,以及政府的行为规范做一个更加明确合理的一个概述。


  解说:


  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


  对于公众关心,本次会议都有回应。


  市民4:


  我希望老百姓能够更加的相信法律,而不是像以前一样可能会害怕,因为一些强权势力感到一些莫名的害怕,希望他们更加有安全感,更加因为法律感到社会的安定。


  市民5:


  我期待各项法律制度能够落到实处,在执行上能够做得更好。


  解说:


  对于法治中国,《人民日报》今天就发表评论,《用法治观念夯实执政根基》,提出“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建设法治中国,正需要我们党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依法执政基本方式。”《光明日报》的头版评论,则名为《让法治成为生活方式和共同信仰》。


  市民6:


  口号这个“依法治国”是喊了很多年了,但是具体到一些比较细的领域,这个措施如何去推进,如何去执行。也就是说,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这一块可能不是落实的特别好,就是落实这块应该以后加强这方面的力度吧。


  白岩松:


  星期一我们《新闻1+1》节目的标题是“让法治成为一种信仰!”,当时很多人看待这个标题的时候还多少有一些忧郁,甚至模糊。但是今天这句话其实已经变得非常清晰,而且“信仰”二字已经写到公报之中。如果从今天起,中国人会把法制当成一个重要的信仰的话,我想所有关心中国未来的人,不管你是忧虑还是乐观,可能都是一个重要转折的结点,忧虑者应该多一些乐观,乐观者应该多一些扎实。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从忧虑者的角度来说,未来法制成为信仰,他会成为人人在法律面前要平等,而且人治将成为一种过去,更重要的是成为一种法治中国。为什么说乐观者要扎实一点呢?因为今天的目标已经表述出了,接下来更需要的是扎扎实实的前行,因为仅有目标,如果没有很好的实施的话,依然会是一有很大的阻力。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感受。


  接下来我们要听听两位嘉宾。第一位嘉宾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胡建淼,曾经为中央政治局做过与依法治国有关的专题的讲座授课。另一位是中央党校的党史教研部的主任谢春涛,我先问谢主任吧,谢主任,今天十八届四中全会闭幕,您个人的判断和个人的评论是什么?


  谢春涛 中国党校党史教研部主任:


  此前我注意到很多人特别关注四中全会,正像去年关注十八届三中全会一样。我感觉到这些人为什么关注中央全会这个主题,关注中央全会做出了什么决策,那就是大家都意识到改革也好,法制也好,跟我们每个个人关系非常密切。我觉得今天四中全会公报的公布,让我,让我们很多人希望没有落空,我们感觉到四中全会对依法治国,不光讲出了目标,而且讲出了具体的举措,怎么去全面推进,我看讲的很清楚了。我自己是研究历史的,我习惯从历史的角度去看待一件事,看待一次会议,尽管这个会刚刚开完,只是公布的公报,决定还没有公布,全部的具体内容我想还有待与继续观察。


  另外这个公报包括全会决定的实施,更要有待于观察。但是我想根据以前我们很多次中央全会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一样,我想可以断定,这次全会在中国法制建设史,在国家现代化历史上一定会成为一个里程碑。


  白岩松:


  非常感谢谢主任的评论,接下来就听听胡教授的,您对今天的会议闭幕,如果给您说两三个关键词的话,您会怎么去描绘?


  胡建淼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我认为四中全会推出了依法治国的升级版,这里有三个关健词非常重要,那就是全面,道路、体系。四中全会提出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而且整个设计的法案确实也表现为依法治国在各个领域的全面展开。在国家的领域、政府的领域、社会的领域、政党的领域,包括军事的领域。


  其次是道路,全会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以党的文件第一次确定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还是第一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无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组成部分,它是实现法治中国的正确的路径。


  第三是体系,全会提出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这个法治体系是第一次提出。它有别于我们传统所提的法治体系,这个法治体系就意味着我们不仅停留在法律制度的建设上,更重要的要关注法律的实施和法律遵守。而且这个法治体系非常完整,它包括法律规范的体系、包括法制的实施体系、包括法制的监督体系、包括法制的保障体系,还包括党内的法规体系,甚至还包括军队的军事的法制体系,所以这些完整的体系构成了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个目标体系。


  白岩松:


  两位嘉宾其实有他们各自的评论。但是接下来可能很多的观众也希望说,这样的一个好像就都是白纸黑字的公报,究竟透露出哪些会让忧虑者乐观,让乐观者应该扎实的信息呢?我给你简单的“翻译”一下,比如说首先立法要先行,强调科学立法和民主立法,而且公众老百姓将来会有序的参与到这种立法的进程当中。接下来强调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宪法》被放到了至高无上的地方。


  接下来尤其会强调,将来有很多的行政,决策要在法律的框架下进行,而且终身要去追求的,一支笔的腐败,或者是贪污,或者是失误等等都在法治的框架之内要进行相当大的约束。另外将来想要办人情案,金钱案都很难,为什么呢?领导干部如果你要打招呼都得备案的,这个制度首先就会堵住很多人想要伸上法律这样的手。


  接下来还有很多,比如从司法独立的角度的说,将来可能会跨行政区域的法院跟检察院,那也就是说让地方权力干扰司法的话,就变得越来越难。


  接下来从全民的角度说,每个人都应该守法,尤其强调了法律教育将成为中国人的,比如从小学、中学开始,可能持续教育进程当中,都要给予你的营养。我觉得这就是法律和深入人心的一个重要的手段。当然我说的只是其中的几条,将来公报进一步公布之后,以及整个通过的决议公布了之后呢,更加详细的东西会展现在大家的满前。不过在这还是有一个问题要问胡教授,胡教授您怎么看待立法先行,科学立法和民主立法提的这么重?


  胡建淼:


  这次立法先行这是一个亮点,它是强调我们国家的各种活动,包括改革要发挥立法的先行促进作用,这一点非常重要。这也是保障我们科学立法,民族立法的一个重要的措施。


  白岩松:


  接下来我们就要格外去关注,今天即便是在公报当中透露出来未来的,包括司法改革,包括司法独立道路的行走,以及它在中国所扮演的越来越重要的位置,都为哪些亮点和怎样去实施?


  解说:


  “建设法治中国,必须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维护人民权益。”这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中的公报中,提出的具体要求。


  而在今年1月7日,召开的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也提出明确要求“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同时也表达出,人民群众对在全社会实现公平正义的殷切期盼。


  市民7:


  我想从司法这块来说,就是这两年来以后,以前的一些冤假错案,包括一些疑难案件从新得到了审理。这样的话通过个案的平返,这样会给很多人以信心,就觉得对司法会有信心,因为司法是社会的最后一道防线。


  解说:


  “司法改革 是依法治国突破口”、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成为“重头戏”;这也成为大多数媒体关注的热点。


  竹立家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依法治国的基础,就是司法体制和机制现代化。那么司法体制和机制现代化,就是使我们实现公平正义,这个社会母体的一个重要的一个内涵。


  解说:


  截至目前,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召开的三次会议,两次都涉及司法改革。“完善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完善司法责任制、健全司法人员职业保障、推动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设立知识产权法院,都是司法体制改革的基础性、制度性措施。”也被明确提出。


  竹立家:


  在司法过程公开透明方面,也做了一些探索,比如司法的去地方化,去行政化,这个就是法官制度等等。都是司法独立的一些表现。


  白岩松:


  接下来我们还是首先连线胡教授。胡教授其实新一届的领导人在他一上任之后就不断的在强调《宪法》高于一切的宗旨。您怎么看待今天尤其把它更加去强调依法治国首先得是依宪治国?


  胡建淼:


  这次四中全会特别强调,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首先先是依宪执政。因为《宪法》是我们国家的根本大法。我们其它的一些法律法规和规章都源于《宪法》,依据《宪法》,而且不得与《宪法》相抵触。所以一个国家,要实行法制,要尊重法律,首先就要遵守《宪法》,我们要树立《宪法》的权威。所以四中全会围绕着如何来保障《宪法》的权威地位提出了很多措施。其中强调了两种制度,一种是怎么来建立一种《宪法》监督的保障制度。另外一种是怎么来建立一种《宪法》解释的程序机制,我认为这两项制度,对于维护《宪法》的权威,保障国家法制的统一非常重要。


  白岩松:


  其实可能很多人也会想起来,1954年的时候咱们是第一部《宪法》通过实施,今年正好60年。用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来纪念我们的第一部颁行60年是再好不过的纪念了。


  接下来这个问题要问一下谢主任。谢春涛主任,您怎么看待今后可能办人情案,权力要去干扰法律恐怕越来越难,或者说根本就不可实施了。另外在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中,把整个的这种是否依法治国的理念思路的实施当成重要的一环。


  谢春涛:


  以后领导个人要干预司法,肯定变得比过去难过了。甚至我觉得有一些领导,如果他要聪明一点的话,如果为自己考虑的话,恐怕最好就不要去干预了。因为这次明确提出来,要建立领导干部插手干预司法的记录,追求这样的制度。如果你不是司法人员,如果不是你来审判这个案子,如果你插手这件事,手伸的太长了,就应该记录在案,就应该追究责任。另外我们看对法官强化了制约,法官独立的依法审判,你对你审的案子终身负责任,如果你错判了,如果你枉法了。


  白岩松:


  过30年甚至40年都会往会倒。


  谢春涛:


  对,永远可以追究的,你这个案子判了之后,司法裁判文书在网上公布,懂法律的人有的是,当事人更会挣大眼睛看你到底怎么判,理解法律对不对,有没有问题。如果你判的案子经不起推敲,你要负责任的,你可能接受了领导的干预,你可能得到了某些人的好处。但是责任你要负的,我想作为法官恐怕他要自觉的抵制一些不当的干预。


  白岩松:


  接下来这个问题要问胡教授,胡教授您怎么看待围绕着未来司法更加独立所进行的很多制度上的建设,包括要去尝试跨行政区域的法院跟检察院。


  胡建淼:


  为了保证司法公正,怎么坚持司法机关能够依法独立公正的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这一点非常重要。这个方面的措施,十八届三中全会改革决定中已经提了一定的方向,也确定了一些初步的措施。这次四中全会又做了许多具体的落实,也有一些新的措施的创新,尤其是这次提出要成立行为法庭的制度,这个行为法庭的建立,就可以实现司法管辖与行政区划之间的相对分离。


  另外还提出审判权与执行权的相对分离制度,这一点也非常重要,另外还有很多的制度,特别我欣赏的是一个具体的而且有效的制度,就是要建立起领导干部干预或者去影响司法审判的这种行为,对这种行为要进行记录、通报,追求的制度,我认为这个制度非常有效,从此领导干部不敢干预司法。


  白岩松:


  恐怕由不想变成不敢,甚至到将来制度保证它不能,这样的话我们司法的权威性就进一步建立起来。谢主任还要问您这样一个问题,在今天的公报中在强调,我们未来的依法治国,社会主义法制要在党的领导下。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又注意到,整个公报里多次强调从严治党,以及包括党自身都要成为率先垂范的依法治国的典范。另外也要服从很多法律法规的管理,似乎有些矛盾,但是您怎么看待?


  谢春涛:


  看上去好像是矛盾的,其实是不矛盾的。我注意到了,公报特别强调加强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肯定这是正确的。因为我们看当代中国的发展,我们取得的各方面的成就,没有党的领导不可思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突出的特色,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的领导是强有力的,而且这个领导是不断改善的,这个水平是不断提高的。我们设想当今中国推进法制进程,如果不是党强力去推动,哪个力量能推得动,哪个力量能推进的好,所以坚持党的领导。


  白岩松:


  但是另一方面呢?


  谢春涛:


  另一方面,党的执政行为,党的活动要在《宪法》法律的范围之内。《宪法》法律是党领导人民制定的,全会就强调,各级党组织,领导干部要带头遵守,包括党委也要依法决策,包括党的建设也要按照一些法规制度去进行。


  白岩松:


  时间的原因,还有最后一个问题问胡教授了。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今天依法治国占到这些重要的位置,他们两之间的关系,是不是通过两年的时间已经联系在一起?


  胡建淼:


  对,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然后推进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必然包含着法治化。我认为法治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是国家治理现代化衡量的标准。


  白岩松:


  时间的原因到这了,法治既是目标更是手段。但最重要的是长远的目标。


2014年10月24日00:20


If you have any requirements, please contact webmaster。(如果有什么要求,请联系站长)





QQ:154298438
QQ:417480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