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homepage(回首页)
Upload pictures (上传图片)
Write articles (发文字帖)

The author:(作者)qq
published in(发表于) 2015/8/12 10:11:34
惊魂33天 商务部驻外干部亲历索马里恐怖袭击

惊魂33天 商务部驻外干部亲历索马里恐怖袭击
人民网8月12日讯 商务部新闻办公室“头条号”“商务微新闻”今日发表文章《惊魂33天,商务部驻外干部亲历索马里恐怖袭击》称,7月26日,伊斯兰武装组织“青年党”在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的半岛皇宫酒店发动了一起自杀式汽车炸弹袭击事件。爆炸造成我驻索马里大使馆1名武警罹难,3名武警受伤。商务部驻索马里经商参处驻外干部以亲历者的角度,讲述恐怖袭击全过程以及在索马里驻守期间的所见所闻。

  以下为正文:

  7月26日,是王晓佳商务参赞和我来摩加迪沙的第33天。这天下午16时05分,一辆装载着成吨炸药的卡车冲向我使馆所在酒店,一场大爆炸夺去了战友宝贵的生命,也让我们所有人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十天过去了,可那声巨响似乎还在我耳边回响,那强大的气浪似乎还在震撼着我的五脏六腑。



索马里恐怖爆炸案现场半岛皇宫酒店外


  2个月前,接到通知,王参和我将作为撤馆24年来第一批经商处成员,派往索马里常驻。真是个让我心头一惊的通知啊!稍有点国际知识的人就听过“恐怖之都”的大名,知道“黑鹰坠落”和“索马里海盗”。搜索与索马里有关的新闻,基本上是某月某日,摩加迪沙发生恐怖袭击(含自杀式袭击、汽车炸弹、迫击炮、枪战等),死亡人数若干。在这一个地方生活两年,我心里真的没底。不过想到自己终归是去做经济外交的,不是上前线打仗,也没啥可怕的。又或许,内战平息后的摩加迪沙,铸剑为犁,一片欣欣向荣呢。

  带着这样的想法,我来到了摩加迪沙。一下飞机,就被使馆全副武装、荷枪实弹的武警接进了防弹车。车窗外,到处是断壁残垣,防爆墙,装甲车。街边的的路人,几乎人手一把AK47,“恐怖之都”稍露峥嵘,已让我心旌激荡。

图为索马里恐怖爆炸案现场半岛皇宫酒店内


  来这常驻,王参和我都做足了准备。经商处的工作中断了20多年,一无资料可查,二无前辈可询,白手起家,很多工作赴索前就必须开始着手了。刻章制印、开通网站、联系企业、查找资料。我处人马未动,信息先行,人还在国内,前方的情况已摸了个八九不离十。工作之外,精神的准备更为重要,一方面要安抚好家人,让他们相信在索常驻没有安全问题;另一方面也要给自己鼓足勇气,准备好迎接一切困难和挑战。

  迎接困难,克服困难。这就是常驻生活。在索马里更是如此。

  困难之一是“做宅男”。我们的使馆位于酒店的3至5层,除有重要活动,否则不能下楼。爆炸前的32天里,王参只下过一次楼,就是到任的第二天去见了索马里外交部长。我比他强不少,下过3次楼,分别是办房卡到过酒店前台,送大使回国到过酒店的院子,和去吉布提出差。使馆宅男们的生活是那么规律,规律到我们每天都期待着能有那么一丁点的不同。可除了很偶尔的出差,真的不会有不同。为了开展好工作,我们就尽量把把外宾约到使馆来,为了不憋出毛病来,我们就在楼道里折返跑,在五楼大厅踢毽子、跳绳。

图为索马里恐怖爆炸案现场半岛皇宫酒店内


  困难之二是“不见光”。为防流弹,房间窗户上都装了防弹钢板,楼顶的围墙也加高了,办公室开始不见天日,原本尽收眼底的碧海银沙也看不见了。于是我们开始在YouTube和Google Earth上看看外面的世界,每天吃完午饭在楼顶晒太阳,站上瞭望墩,看1至2秒的海景。

  困难之三是“缺物资”。在摩加迪沙能买到的东西有限,想买张索马里地图都得去肯尼亚。吃菜也是件奢侈的事,得借着去吉布提出差的机会集中采购,30公斤的托运重量,带几颗白菜,几顿就吃完了。办公设备也是国货到了才配上,唯一的传真还只能发不能收。于是新鲜蔬菜不够吃就腌酸菜、吃咸菜,传真不好用就发扫描件。

图为索马里恐怖爆炸案现场半岛皇宫酒店内


  总之,一切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我们也都克服了。从经商处的规章制度到资料归档,从信息报送到援外培训、项目、物资,各项工作都在顺利开展。尤其我们经商处网站上的信息,被国内各大门户网站转载,点击量飞速上升,成为国内了解索马里的一个窗口。

  然而,所有这些,都在第33天,戛然而止了。

  第33天,吃过午饭,我依旧在楼顶晒了晒太阳,站上瞭望墩,用时1.5秒,望了望不远处的机场和海岸线。从瞭望墩上下来时,习惯性的先缩脖子,怕周围神出鬼没的流弹给我一下子。

  按馆里的规定,下午三点半上班,三点二十我就到了办公室,想到还有一篇关于奥巴马表态要加强反恐的稿子没有翻译,就赶紧打开电脑,一边翻译一边研究BBC绘制的索马里安全形势图,想到自“朱巴走廊”行动以来,“青年党”节节败退,索马里和平重建指日可待,看看窗户上厚厚的防弹钢板,觉得过不了多久就可以拆掉,让我的办公室重见光明了。

图为索马里恐怖爆炸案现场半岛皇宫酒店内


  当地时间十六时零五分,来到了那一声让我终生铭记,又难以回首的巨响。

  该怎么形容呢?天崩地裂?鬼哭神嚎?根本无法形容。其实我听到的只有半声,半声过后,耳朵里一片空白,脑海里也一片空白。办公室里所有的东西,门窗、家具、电器,包括我自己,都飞了起来,我被甩到了内侧的墙上,又落到靠墙的沙发上。而我原来坐着的地方,瞬间被防弹钢板、保险柜、铝合金窗框、进入阳台的木门和无数碎玻璃淹没了。与此同时,空气中弥漫起灰尘,战场的氛围不期而至。

图为索马里恐怖爆炸案现场半岛皇宫酒店内


  也许逃生是不需要过大脑的,没有半秒停顿,我就翻过七倒八歪的桌子、保险柜,踩着满地的玻璃碴子,冲出了办公室。楼道里,王参正在找我,他冲我喊着什么,可我根本听不见。只是跟着他,闷着头、猫着腰往楼上跑,不敢向别处多看一眼,似乎多看一眼就有可能被到处乱窜的枪子撂倒了。

  使馆经常搞安全演练,方案早就布置过,一出事马上穿好防弹衣,带头盔到五楼大厅集合。可这会参赞和我的防弹衣还都在宿舍呢,我的一只鞋也不知道被冲击波冲到哪里去了。顾不了那么多了,我俩一口气冲到了五楼,可到了五楼才发现,那个举办过索总统就职典礼的大厅早已四面透风,一片废墟了。墙没了,窗户没了,天花板吊顶整个塌了下来,原来要去楼顶踩着瞭望墩才能看到的机场和海岸线此刻尽在眼前。更可怕的是,废墟里埋着我们的武警战士。

图为索马里恐怖爆炸案现场半岛皇宫酒店内


  我的右耳刚恢复听力,就塞满了密集的枪声。来索马里这一个月,枪声早习以为常,AK47、轻、重机枪,每天都得响上十几下甚至几十下。然而,这样密集的枪声却是头一回。所有的门窗都被炸开了,没有一个房间完好无损,我们只能集中在楼道里,找个角落,隐蔽起来。“看来恐怖分子是和酒店的警卫干上了。会不会攻进来呢?那么大的爆炸,警卫会不会已经失去战斗力呢?”我心里一团乱麻。武警小组此时早已投入了战斗,伤员也从废墟下抢了出来。大家赶紧分工,抢救伤员,联系非索团部队和医院,跟国内汇报情况。

  伤的最重的是张楠,大家把能找到的所有急救包都用上了,可伤情还是难以控制,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又过了好几分钟,焦急等待的救护车终于到了,顾不得四处乱飞的流弹,战友们把张楠抬上救护车,紧急送往非盟战地医院抢救。赵团军、朱随军等几名战士伤的也不轻,可他们打上绷带,拿起武器,各自坚守着岗位。就在这个临时避难的楼道里,我们召开了紧急会议,讨论下一步的行动。眼前的形势已是万分紧急,酒店的防御工事已被彻底摧毁,所有房间门户大开,一旦发生二次袭击,我们的处境将极其危险。在征求了王参和同志们的意见后,使馆主持工作的宋跃进代办(首席馆员、政务参赞)决定,全馆立即转移至联合国营地。夜幕已然降临,大家顾不得收拾自己的个人物品,冒险回到各自办公室,带上重要文件和使馆的重要财务,轻装上阵,争分夺秒。非盟派出的三辆装甲车一到,大家赶紧登车启程。我回头望了一眼面目全非的半岛皇宫酒店,心头一阵酸楚,说不清是伤痛,是不甘,还是恐惧。



索马里恐怖爆炸案现场,图为使馆人员与受伤的武警战士正在转移中


  进入联合国营地要通过三四道关卡,大家足足在装甲车上挤了一个小时,这一路上,大家都在关心着张楠的伤势,宋代办不断打电话到医院了解情况。我似乎听到他在电话里说还有心跳……

  终于到达了营地。一下车,王参把我叫到一旁,沉默了一会,告诉我,张楠已经牺牲了。我简直不能相信自己的耳朵,这个比我大三岁的老班长,子弹穿透左胸都能挺过来的英雄,难道就这样离开了我们……

  什么话都说不出来了,眼睛睁着,不敢看王参,更不敢看身旁那些一起闯过鬼门关的战友们。馆员里我是最小的,和武警小组的战士们都是同龄人。我给他们推荐过美剧,他们教过我拳击格斗,每逢周末晚上,战士们晚熄灯一小时,我们一起打扑克,玩飞镖,谈天说地。



图为三人小组抵达索马里后,开全体馆员会


  王参拍了拍我的肩膀,此时此刻,谁又能说出什么安慰的话呢。无尽的悲伤写在每个人的心里,可谁都不能发泄出来,强忍着,克制着,因为接下来的工作会更艰难,我们必须坚强面对。

  在联合国营地的这些天,虽然条件更加艰苦,但我们的工作没有丝毫停滞,转运烈士遗体,联系医院为伤员治伤,返回使馆清理文件,转移物资,每一样善后工作都做得周密圆满。我的王晓佳参赞,亲自做翻译,带伤员去联合国驻地医院治伤,可他却从未跟组织报告过自己越发严重的高血压,也只能抽时间发段视频,稍稍缓解亲人的牵挂。

  我们来到这,是真心实意的想和其他国家一道,帮助这个饱受苦难的国家,拯救这些挣扎在死亡线上的人民。我们的战士不顾个人安危,舍生忘死的保卫使馆,也是在保卫中索关系,保卫千辛万苦取得的合作成果。



图为我驻索马里人员与武警战士在联合国营地合影

  索马里有非洲最长的海岸线,有阳光海岸,椰林草原,还有丰富的资源。可就是因为恐怖主义,因为这群暴徒,国家四分五裂,人民忍饥挨饿。

  这次爆炸留给我们的不是伤疤,共历生死的我们更加坚强,更加尊重生命,也更加热爱我们的工作。恐怖分子的这一车炸药,可以夺去我们的生命,但不能终结中索两国的友谊关系。

  第33天不是终点,我们的经济外交事业更没有终点。
(责任编辑:UN660)
2015-08-12 22:26:00
人民网


If you have any requirements, please contact webmaster。(如果有什么要求,请联系站长)





QQ:154298438
QQ:417480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