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homepage(回首页)
Upload pictures (上传图片)
Write articles (发文字帖)

The author:(作者)aaa
published in(发表于) 2017/6/14 19:47:11
中外学者“世纪之辩”6年后局势发展胜负初显-张维-福山

中外学者“世纪之辩”6年后局势发展胜负初显|张维|福山|学者_新闻资讯

  导语


  长安君(微信ID:changan-j):2011年6月,张维为教授与日裔美籍学者弗朗西斯·福山的那场“世纪之辩”,已经成为中西方学者就“中国模式VS西方模式”进行正面话语交锋的一个经典。6年过去了,究竟谁的预测与判断更准确呢?是时候回头做个“中期评估”了。昨天,张维为教授在一场讲坛中,回顾了那场激辩风云。真理越辩越明,长安君根据讲稿整理出了激辩要点,试图再现当时盛况——


?张维为 复旦大学特聘教授,中国研究院院长,春秋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 弗朗西斯·福山,日裔美国学者,哈佛大学政治学博士,现任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保罗·尼采高级国际问题研究院,代表作《历史的终结》。

  2011年6月,也就是六年前的此时,美籍日裔学者福山先生应《文汇报》和上海春秋研究院的邀请,与张维为进行了一场很有意义的辩论。


  这个辩论网上有视频,中英文的文字记录在2011年当年就发表了。应该说,已经成了中、西方学者就中国模式和西方模式进行正面话语交锋的一个经典,产生了相当的国际影响。


  这场辩论涉及了一系列最尖锐的政治问题,如民主、法治以及小布什问题等。张维为认为,辩论的影响还会持续,因为它所涉及的问题,还会长期地影响这个世界。


  福山先生是西方著名的自由派学者,其著作《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让他一举成名。


  他的基本观点是:西方式的自由民主代表了人类历史的最高阶段,在这个意义上,历史终结了。苏联的解体和东欧的崩溃,似乎印证了他的观点。


  据张维为回忆,辩论主办方本来请福山来谈“国际秩序中新兴国家的作用”。但那天他抵达上海时,对大家说“我今天想谈谈中国模式”,这让大家感到有点惊讶。因为福山对中国模式有多少研究,大家并不熟悉。


(图:张维为在观天下讲坛中,回忆了6年前那场“世纪之辩”。)

  这些年,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西方话语的渗透无孔不入,特别是政治学、经济学、新闻学、法学等。在与福山先生辩论前,张维为也看了一些中国学者与福山的对话,在他看来:“恕我直言,那不是对话,而是‘汇报工作’。”


  张维为认为,中国人文社科领域的部分学者,关心的是中国哪一天才能达到美国民主和法治水平。这种甘当西方学术打工者和搬运工的弱者心态,使许多西方学者来到中国如入“无人之境”,就像美军入侵伊拉克那样,所向披靡,在任何问题上都被看作是专家,观点被广泛转载和引用。


  据张维为回忆,当时,他对在场的《文汇报》负责人轻轻地说了一句,给他(指福山)一点中国震撼吧。当然,辩论当天双方都保持了礼貌和克制,但张维为和福山双方,观点分歧很大,辩论很激烈。


  当时,他们在五个大问题上做了某种预测,现在六年过去了,时间不算长,也不算短,可以做个“中期评估”了,看看究竟谁的预测更靠谱。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第一个预测,是关于阿拉伯之春与中国的。


  阿拉伯之春是2010年12月爆发的,然后整个2011年全年,从突尼斯到埃及,再到叙利亚、利比亚、也门等等,席卷了整个中东北非,可以说是如火如荼。当时福山从他的理论推导,认为中国也可能经历阿拉伯之春,这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张维为认为不可能,并以埃及为例,做了一些判断预测。


(图:阿拉伯之春中的孩子。)

  张维为在当时的辩论中表示——


  至于中东最近出现的动乱体现人们好像要自由,而他觉得最关键的问题,是那个地方的经济出现了大问题,他去过开罗,去过4次。


  20年前跟上海的距离大概是5年,现在比上海落后40年,一半的年轻人没有就业,不造反行吗?而且他自己对中东的了解使他得出这样的结论:西方千万不要太高兴,这会给美国的利益会带来很多的问题。


  现在叫中东的春天,在他看来不久就要变成中东的冬天。出现什么样的问题什么样的结局最终会看到的。


  后来有人说,这可能是世界上最早明确预测“阿拉伯之春”将变成“阿拉伯之冬”的学者。任何一个学术机构,想成为国家高端智库的标准是什么,有一条重要的要求就是要能提出前瞻性的、一锤定音的建言,“阿拉伯之春”变成“阿拉伯之冬”就属这种。


  为什么当年张维为的预测,比福山更准一些?因为他相信中国人讲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只要相信实事求是,就一定会得到同样的结论。那就是政治研究一定要有实地考察,要接地气,了解一个地方的政治文化。


  今天,欧洲最头疼的问题就是上百万中东难民。一些前来交流的中国智库说,如果当初能够听取中国学者对“阿拉伯之春”的判断,也许就可以避免这场危机。欧洲完全可以反思一下,究竟自己犯了什么错误,这个危机跟自己有什么关系?在某种意义上其实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图:欧洲难民危机愈演愈烈。)

  去年12月,中国智库和德国学者进行过一场人权对话,他们说中国应该帮助欧洲解决中东难民问题,中国学者说,可以的,但有一个条件,欧洲必须首先承认错误,承认自己干预别国内政,支持阿拉伯之春是错的,否则你们还会犯同样的错误,那结果可能不是一个叙利亚,还会有三、五个叙利亚。这就是中国的话语,非常坦然地跟他们谈这些问题。


  第二个预测是关于美国的政治制度。


  福山2011年到中国来,态度比较谦虚,因为美国金融危机带来了很残酷的负面影响,他也知道美国民主制度出现了很多问题,但他坚持,这是一个非常成熟的制度,可以纠正自己的问题。


  而张维为则在2011年认为,美国的民主制度是前工业革命时期的产物,美国的政治改革比中国更为迫切。如果美国不进行实质性的政治改革,今后选出的总统可能还不如小布什。


  不久前,张维为回忆,他在北京参加“一带一路”峰会,碰到一位美国智库的学者,他说,你看特朗普和澳大利亚总理通电话,把电话机扔了。在众目睽睽之下,不与德国总理默克尔握手。他还要退出100多个国家参加的巴黎气候协议,这会激怒全世界。


  其结果是,全世界几乎所有国家,包括许多美国的盟友,都在向中国靠拢。


 (图:在特朗普说德国人“很坏很坏”的同时,中国晋升为德国最重要的战略伙伴。)

  第三个预测是关于民粹主义的。


  在那场“世纪之辩”里,张维为曾明确表示,看衰西方民主制度,一个重要原因是它难以解决“低智商民粹主义”问题,美国的制度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福山当时回应:“美国最伟大的总统林肯有一名言‘你可以在一段时间欺骗所有人,也可以在所有时间欺骗一些人,但不可能在所有时间欺骗所有人’。对于一个非常成熟的民主制度,他们有自由的言论权、评论权。从长期角度来说,人们最终还是会做出正确的抉择”。


  对此,张维为的回应是:“您很乐观,认为美国会吸取经验教训,不被民粹主义左右。但我自己觉得随着新社交媒体的出现,民粹主义会越来越严重,这是一个大趋势。一个国家也好,一个社会也好,垮起来是很快的事情,不是简单的一个体制问题”。


  从2016年的英国脱欧的公民投票和美国特朗普当选总统这些“黑天鹅现象”来看,西方民粹主义思潮确实愈演愈烈,金钱的卷入,新媒体的卷入,最终西方这种“低智商民粹主义”可能会毁掉西方的未来。



  至于林肯的表述在哲学层面是对的,语言也是诗一般的,但现实很骨感,政治有时间维度,也有空间维度和成本维度的,这好像说你今天丢了手机,别人宽慰你:没关系,你的手机一定还在地球上。


  第四个预测是关于历史终结论本身的。


  关于历史终结论本身,张维为与福山也存在分歧。福山是“历史终结论”的作者,张维为却对他说,不是“历史的终结”而是“历史终结论的终结”。张维为认为,这应该是第一次在大庭广众之下,一个非西方学者明白无误地、零距离地、同时也是彬彬有礼地对福山说了这番话。


  以下是那场“世纪之辩”的文字实录:


  我正好和福山教授的观点相反,我认为不是历史的终结,而可能是历史终结论的终结(the end of the end of history)。从人类大历史的角度来看,西方这个制度在人类历史上可能只是昙花一现。


  为什么这样说?往前推2500年左右,当时在雅典有一些很小的城邦民主制度,最后被斯巴达打败了,之后两千多年“民主”这个词在西方基本上是一个贬义词。近代西方国家在完成现代化之后,开始引入一人一票这样一种民主制度。


  这种民主制度发展到今天,有几个大的问题是解决不了,第一个就是它基本没有“人才”的观念,就是治国谁都可以,只要是选上来的。这个问题就很严重了,像美国这样的国家也承担不起。


  第二个问题是福利永远只能往上走,永远下不来。像中国这样进行银行改革、国企改革是不可能的。


  第三个问题是社会越来越难以整合,过去的西方发达国家还可以整合,大家用票决制,你51%票,我49%票,51%票就赢。但美国的社会现在也是一个分裂的社会,投票输的一方不认输,继续为难作梗。


  第四个问题我叫作低智商的民粹主义(simple-minded populism),不能为自己国家和社会的长远利益进行考虑,连美国这样的国家今天都面临这样一种危险。


  所以我想起了1793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派他的特使到中国来想要进行贸易,但我们当时的乾隆皇帝非常傲慢,他觉得当时的中国在世界上绝对是最好的,是十全十美的国家,不要向人家学习任何东西,是历史的终结。结果我们就一下子落后下来。


  我现在觉得西方很多人也是这样的心态,这样的心态是从西方的角度考虑,他们真的可以到中国来好好看一看,观察一下中国怎样在三十多年里面如何不停地进行改革,有些改革虽然很小,但是不停地进行。


  西方觉得它的制度还是最好的,实际上这个制度问题越来越多,西方民主的发源地,希腊已经破产了,英国的财政债务占GDP的90%,也接近破产了。所以今天我们总理正好访问英国,准备投资,英国人就非常高兴。


  关于美国,我自己做了一个简单的计算,9·11袭击损失了1万亿,两场不聪明的战争损失3万亿,金融危机损失了8万亿。美国现在的债务是10万亿到20万亿。换句话说如果没有美元国际货币垄断地位的话——这个地位也不是永久的,美国这个国家就已经破产了。”


  张维为回忆,他曾经在一个视频《中国人,你要自信》中提到,他曾跟英国学者有过交流,对方质疑中国的政治制度,当时他说,我们可以竞争。但没有想到,英国衰落得这么快,从去年脱欧公投,到最近英国新首相梅姨冒险搞中期选举,结果是悲剧性的。英国实际上存在很多问题,而且民粹主义越来越严重,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他记得,当时跟英国学者说:“我是真的替你们担心,我非常郑重地向你们推荐中国的协商民主模式。”因为其实赞同和反对脱欧的支持率其实差距很小,在这个情况下不适合公投,而是协商。再这样公投下去,十年后,大不列颠是否还存在都会是一个问题。


(图:英国脱欧引发了一连串多米诺效应。)

  第五个预测是关于现代化是否会导致文化趋同。


  西方政治学有一个主流观点说,随着全球化、自由化,世界各国的文化都会走向趋同,从生活习惯(如喝可口可乐、吃肯德基)到政治追求(如追求自由民主)。但张维为认为不是这样的。


  以下是当时辩论的文字实录:


  现代化导致文化趋同,这是西方政治学的一个观点。但从经验角度来分析的话不一定靠得住。


  以中国为例,比如大家都以为中国人都在忙着现代化,忙着赚钱,突然前两年一首歌叫《常回家看看》,大家都在里面找到了感觉,这是非常具有中国文化传统的歌,美国人不会唱的。


  中国人传统的核心是家的概念,中国人为家庭会付出不知道比美国人大多少倍的牺牲。换句话说不管现代化发展到什么程度,一个民族的文化精髓,核心的东西是不会改变的,也不应该改变。


  一个是麦当劳文化,一个是八大菜系文化,两者是完全不一样的。


  我是很欣赏英国政治哲学家埃德蒙·伯克,他的观点一贯是任何制度的变更一定要从自己的传统来延伸而来。我自己觉得,为什么我们尊重自己的文化,核心是文化底蕴的背后是智慧。


  智慧不等于知识。我们今天的知识比起过去不知道增加了多少倍,我们今天小学生的知识可能都超过了孔子超过了苏格拉底,但是智慧并没有增长多少。我想我有一个善意的建议——但福山教授不会接受:您讲的现代政治秩序的三个要素——国家、问责制和法治,恐怕上面还要加上一个“某种智慧”。


  比如说我观察美国,美国打了这么多仗,从战术上来讲,是赢的,但从战略上讲几乎都没有赢,实际上某种程度上是智慧的问题。越南战争是这样,阿富汗战争是这样,伊拉克战争也是这样,还有其他的战争,所以我觉得恐怕要更多地强调一些智慧的原因。


  坦率地讲,我觉得西方延伸出很多的社会科学,如政治学,跟经济学相比恐怕离真理更远,所以我们要大胆地探索话语的创新,这点我跟福山教授是一样的,尽管一些观点我不完全同意。


  我自己也好,我认识的朋友也好,我们想做的事情是走得更加远一点,我们确实是在质疑整个西方的话语体系。我们觉得在这样的努力中,我们并不是要证明我们怎么好,西方怎么差,也不是希望西方证明他怎么好,我们怎么差。


  我是觉得我们需要有一种人类社会的努力来解决现在世界面临的巨大挑战,从消除贫困问题,到文明冲突问题,到气候变化问题,到城市化带来的弊病等等新的问题。西方的智慧确实不够用了,东方的智慧应该作出自己的贡献。


 (图:论坛现场认真听讲的中国年轻人。)

  张维为这番讲话中,有两点值得注意:


  第一点,他说中国文化是八大菜系文化,美国文化是麦当劳文化,两者是完全不一样的。他不可能征服你,这就是我们今天讲的文化自信。


  麦当劳文化有其长处,如标准化制作、统一的中央厨房、明亮欢快的色彩等,但麦当劳文化就是麦当劳文化。中国是一个文明型国家,它是世界上连续时间最长的古老文明与一个超大型现代国家的结合,中国任何一个成功之处,包括中国模式的主要特点,后面都有数千年文化的积淀,同时又借鉴了其他文明的长处。


  第二点,福山认为现代政治秩序需要三个要素——国家、问责制和法治,张维为建议他再加上“某种智慧”。今天,“某种智慧”指什么?张维为认为,主要是这么三点:



  一是看你这个国家有没有一个能够代表人民整体利益的政治力量。如果这个国家有这样的力量,胜出的可能就比较大,如果没有,走衰的可能性就比较大。坦率地说,中国有,而美国已经没有了。


  二是看你能否既发挥好市场的作用,也发挥好政府的作用,使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经济才能真正成功。单靠市场经济,或单靠政府的作用,都无法真正成功。


  三是看一个国家是否有足够的整合能力和改革能力。在21世纪所面临整合能力和改革能力的挑战,没有这样的能力,你的社会将是分裂的,你的体制将是僵化的。世界各个国家都需要改革,而真正能够推动改革的国家好像只有中国和为数不多的几个国家。



  福山也曾坦率地说,他近年来,之所以经常来中国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提出“历史终结论”的时候,没有预料到中国的崛起,他想了解。究竟是什么原因带来了中国的崛起。


  正是基于以上三点的比较,张维为更看好中国模式。



责任编辑:刘光博





文章关键词:
张维 福山 学者

我要反馈
保存网页
长安剑


If you have any requirements, please contact webmaster。(如果有什么要求,请联系站长)





QQ:154298438
QQ:417480759